台省

词语解释
台省[ tái shěng ]
⒈ 汉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后因以“台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南北朝以来,虽然尚书台已多改称尚书省,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的制度,但“台省”之称仍沿用不变。
⒉ 唐代有时亦将三和公御史台合称为“台省”。
引证解释
⒈ 汉 的尚书台, 三国 魏 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后因以“臺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 南北朝 以来,虽然尚书台已多改称尚书省,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的制度,但“臺省”之称仍沿用不变。
引《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丰 不知而往,即杀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丰 在臺省,常多託疾。”
《旧唐书·刘祥道传》:“汉 魏 以来,权归臺省,九卿皆为常伯属官。”
唐 杜甫 《醉时歌》:“诸衮省衮登臺省, 广文先生 官独冷。”
⒉ 唐 代有时亦将三和公御史台合称为“臺省”。
国语辞典
台省[ tái shěng ]
⒈ 汉时尚书的称呼。
⒉ 唐时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的总称。
引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
⒊ 台湾省政府功能业务与组织调整前的缩称。参见「台湾省」条。
分字解释
※ "台省"的意思解释、台省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台省”的意思:
“台省”是指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机构,即“台”和“省”的合称。其中,“台”指的是“台阁”,是古代中央政府的官署,相当于现代的国务院;“省”指的是“省府”,是地方行政的最高机构。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台省”的解释是:“台省,谓中央与地方官署也。台,谓中央官署;省,谓地方官署。”
出处:
“台省”一词的出处并不明确,因为它是古代官职的统称,并没有特定的出处。
同义词: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官署
机构
反义词:
无反义词,但相对而言,可以与“民间”、“私人家族”等词语形成对比。
相关词语:
中央台
地方台
省会
省政府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台省”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常见,但可以提及一个与古代官职相关的典故:“台省官员”,指的是古代在中央和地方任职的官员。以下是一个相关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位名叫张英的官员,曾任台省官员。他为人正直,不畏权贵。有一年,他因直言进谏,触怒了皇帝,被贬为地方官员。张英虽遭贬,但仍心系国家,积极治理地方。他通过改革措施,使当地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后来,皇帝得知实情,深感愧疚,便召回张英,重新委以重任。
用这个词语造句:
台省官员们为了国家的繁荣和百姓的幸福,不辞辛劳地工作,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关词语
- lù tái路台
- fǔ tái抚台
- yù gū tái郁孤台
- wǔ tái舞台
- cāo zuò tái操作台
- shì cǎo tái视草台
- jié shěng节省
- diàn tái电台
- píng tái平台
- guǎng dōng shěng广东省
- shěng huì省会
- xiàn tái宪台
- zhí shěng直省
- liáo níng shěng辽宁省
- biǎn shěng贬省
- pào tái炮台
- shěng jìng省静
- shěng shì省释
- shěng cǎi省采
- tā tái塌台
- zhǎn shěng展省
- fáng shěng房省
- jīn huá shěng金华省
- duàn tóu tái断头台
- zhāng tái yáng liǔ章台杨柳
- lú tái炉台
- tái jiǎn台检
- pó tái繁台
- bā tái吧台
- bǎi liáng tái柏梁台
- bù xǐng de不省得
- bù xǐng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