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izhǐ

台旨


拼音tái zhǐ
注音ㄊㄞˊ ㄓˇ

繁体臺旨

台旨

词语解释

台旨[ tái zhǐ ]

⒈  宋代以后称太守以下官员的意旨为台旨。

引证解释

⒈  宋 代以后称太守以下官员的意旨为台旨。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三:“本朝君相曰圣旨,钧旨;太守而下曰台旨;又其次曰裁旨。”
《水浒传》第二二回:“我两个奉着知县台旨,叫拿你父子二人。”

国语辞典

台旨[ tái zhǐ ]

⒈  对长官、上司所下命令的敬称。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因为杨衙内妄奏不实,奉上司台旨,著小官亲身体察。」

分字解释


※ "台旨"的意思解释、台旨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台旨”的意思:

“台旨”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上级的命令或意图。在古代,常用于指代皇帝或官员的旨意。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未收录“台旨”一词,但根据其词义,可以推测其与“旨”字相关,而“旨”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意也,志也,意旨也”。

出处:

“台旨”一词的具体出处不详,但根据其词义,可以推测其起源于古代,用于表达上级的命令或意图。

同义词:

上旨

圣旨

皇旨

官旨

反义词:

无旨

违旨

相关词语:

旨意

旨令

旨示

旨意书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台旨”一词较为生僻,网络上并没有特别著名的与之相关的故事或典故。

用这个词语造句:

皇帝下了一道台旨,要求全国各地的官员严查贪污腐败现象。

这个句子中,“台旨”表示皇帝的命令或意图,强调皇帝对全国官员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