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zhù

太祝


拼音tài zhù
注音ㄊㄞˋ ㄓㄨˋ

太祝

词语解释

太祝[ tài zhù ]

⒈  官名。为太常寺的官,主管祭祀。

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an offical who holds to offer sacrifice to gods or ancesters;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商 官有六太,其一曰太祝。 《周礼》春官宗伯之属有太祝,掌祭祀祈祷之事。 秦 汉 有太祝令丞,属太常卿。历代多因之。参阅《通典·职官七》。

国语辞典

太祝[ tài zhù ]

⒈  职官名。为祝官之长,掌管祭祀祈祷的事情。南朝梁·刘勰也作「大祝」。

《文心雕龙·祝盟》:「及周之太祝,掌六祝之辞。」

分字解释


※ "太祝"的意思解释、太祝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太祝”的意思:

“太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名,主要负责祭祀事宜,属于官府中的祭祀官,相当于现代的宗教事务官员。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太祝”条目解释为:“官名。掌祭祀之事。周礼春官有之。秦汉以降,沿置不改。”

出处:

“太祝”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周代。《周礼·春官》中有记载:“春官之属有太祝、太史、太卜、太祝史、太祝典等,各掌其职。”由此可知,“太祝”最早见于《周礼》。

同义词:

同义词有“太祝官”、“祭祀官”等。

反义词:

反义词有“非官”、“庶人”等。

相关词语:

与“太祝”相关的词语有“祭祀”、“庙堂”、“宗庙”、“太史”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太祝”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一个与古代祭祀文化相关的故事——《封神演义》中的“封神榜”。在故事中,太乙真人被封为“太乙真人”,而太乙真人手下的十二金仙之一的赵公明被封为“赵公明”,担任“太祝”一职。

用这个词语造句:

古时候,太祝负责主持皇家祭祀,他虔诚地祈祷,希望神灵保佑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