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éngzhēn

誊真


拼音téng zhēn
注音ㄊㄥˊ ㄓㄣ

繁体謄真

誊真

词语解释

誊真[ téng zhēn ]

⒈  谓用楷书誊写。

引证解释

⒈  谓用楷书誊写。

明 冯梦龙 定本《人兽关·义赎施房》:“恐后无凭,立此絶兑文书为炤。写得好,就誊真起来。”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式》:“凡申详上臺文册,俱于前一日送稿案放行誊真,次日送印,纸张宜坚白,字画务端楷,不许潦草洗补。”
商衍鎏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二章第三节:“第一二场前空白无格素纸七页,以六页备起草,第七页留备弥封,草稿起止用小红字为记,后红格十四页誊真。”

国语辞典

誊真[ téng zhēn ]

⒈  以正楷誊写清楚。

《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他自己做稿子,你替他誊真,用个戳子。」

分字解释


※ "誊真"的意思解释、誊真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誊真”的意思:

“誊真”一词在汉语中不常用,但根据其组成部分,“誊”通常指抄写、抄录,“真”则指真实、原样。因此,“誊真”可以理解为按照原样抄写,确保内容真实无误。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誊真”这个词,但根据康熙字典对“誊”和“真”的解释,可以推断“誊真”可能是指按照原样、真实地抄写。

出处:

由于“誊真”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具体出处难以确定。它可能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在要求准确复制原文的场合。

同义词:

誊写

抄录

摹写

反义词:

谬误

伪造

虚构

相关词语:

誊本

誊写员

原稿

原文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誊真”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词汇,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确保会议记录的准确性,秘书将领导的讲话逐字逐句地进行誊真,以便于后续的文件制作和资料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