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ián kè
注音ㄊ一ㄢˊ ㄎㄜˋ
繁体田課
词语“田课”的意思:
“田课”指古代对农民征收的田赋和劳役。在中国古代,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作为税收,同时还要服一定的劳役,如修路、筑堤等。这里的“田”指的是土地,“课”则指征收。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田课”的解释为:“田赋也。谓田租之课也。”
出处:
“田课”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税制。《周礼》中有“田赋”的记载,而“田课”则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同义词:
田赋、田租、地租
反义词:
免税、减税
相关词语:
田赋制、劳役、徭役、税收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田课”的故事,可以参考《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故事。故事中,宋江、吴用等人为了筹集资金,智取了官府的生辰纲,其中就涉及到了田赋的征收问题。
网络故事或典故:《智取生辰纲》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农民们不仅要承担繁重的田课,还要忍受官府的盘剥,生活十分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