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án

田课


拼音tián kè
注音ㄊ一ㄢˊ ㄎㄜˋ

繁体田課

田课

词语解释

田课[ tián kè ]

⒈  田赋。

引证解释

⒈  田赋。

《晋书·束晳传》:“今天下千城,人多游食,废业占空,无田课之实。”
《魏书·杨椿传》:“椿 以屯兵,惟输此田课,更无徭役。”
清 侯方域 《重修书院碑记》:“居有号舍,赡有田课,试有约。”

分字解释


※ "田课"的意思解释、田课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田课”的意思:

“田课”指古代对农民征收的田赋和劳役。在中国古代,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作为税收,同时还要服一定的劳役,如修路、筑堤等。这里的“田”指的是土地,“课”则指征收。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田课”的解释为:“田赋也。谓田租之课也。”

出处:

“田课”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税制。《周礼》中有“田赋”的记载,而“田课”则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同义词:

田赋、田租、地租

反义词:

免税、减税

相关词语:

田赋制、劳役、徭役、税收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田课”的故事,可以参考《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故事。故事中,宋江、吴用等人为了筹集资金,智取了官府的生辰纲,其中就涉及到了田赋的征收问题。

网络故事或典故:《智取生辰纲》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农民们不仅要承担繁重的田课,还要忍受官府的盘剥,生活十分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