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áo

条目


拼音tiáo mù
注音ㄊ一ㄠˊ ㄇㄨˋ

繁体條目
词性名词


条目

词语解释

条目[ tiáo mù ]

⒈  规章、条约等的项目。

clauses and subclauses in a document;

⒉  字典、词典中的一整条。

entries in a dictionary;

引证解释

⒈  按内容分的细目。

《汉书·刘向传》:“比类相从,各有条目,凡十一篇。”
《晋书·傅玄传》:“二常侍所论,或举其大较而未备其条目,亦可便令作之。”
隋 李德林 《霸朝集序》:“当时製述,条目甚多,今日收撰,略为五卷云尔。”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至 程、朱 始别为纲领三、条目八,分传以释之。”

⒉  指词典的词条。

罗竹风 《实践是检验辞书编纂工作的唯一标准》:“《辞海》体例规定,大条目不过四五百字,中条目三百字左右,小条目只有一二百字。”

⒊  谓整理安排细节。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窃谓今日之急务,固无逾于此四大端,然而条目工夫,不能造次,举措施布,各有缓急。”

⒋  法令、规章等的项目。亦指法令、规章。

《晋书·刑法志》:“抄《新律》诸死罪条目,悬之亭传,以示兆庶。”
宋 苏轼 《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今又行手实之法,虽其条目委曲不一,然大抵特告訐耳。”
宋 马永卿 《懒真子》卷一:“士廉 再拜曰:‘祭酒其使我以无事治 蜀 耶!’乃简条目,州遂大治。”
清 龚自珍 《京师悦生堂刻石》:“养之之法,古无专官,无条目。无专官,无条目,是费不出於公上也。”

国语辞典

条目[ tiáo mù ]

⒈  将法令、规章等,分条列举的细目。

《晋书·卷三〇·刑法志》:「抄新律诸死罪条目, 悬之亭传,以示兆庶。」

条款 条件

⒉  按内容分的细目。

《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著其占验,比类相从,各有条目,凡十一篇。」

分字解释


※ "条目"的意思解释、条目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根据武警部队大规模群体测验的需要,将mmpi进行分量表及条目筛减后构成简式mmpi,检验其作为人格评估工具进行武警部队兵员筛选、工作安置之适用性.

2.它从部件获取应用程序条目数据,如果数据已经装载了,它会打开一个弹出窗口以显示详细数据。

3.大纲既挈,条目自举。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4.看不到颜色代码,无法辨认被突出显示的条目。


AI解释


词语“条目”的意思:

条目是指书、文、章中的一个小节或一项内容,通常用来指代条理清晰、简明扼要的记录或描述。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条”字有“整理、排列”之意,“目”字有“项、条”之意。因此,“条目”在字典中的解释可以理解为整理好的项目或条理。

出处:

“条目”一词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它在古代文献中已经出现,用于描述书籍、文章中的各个项目或部分。

同义词:

项目、条目、栏目、章节、条款、项目、条令等。

反义词:

无特定反义词,但与其相对的概念可能包括笼统、概括等。

相关词语:

条理、条案、条款、条例、条令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文化中,“条目”一词并不常被单独用作故事或典故,但它在各种知识性网站、百科全书、论坛等平台中频繁出现。例如,在维基百科中,每个主题都由多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详细介绍了该主题的各个方面。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方便查阅,他将所有的参考资料按照主题整理成了一个个条目,并存放在了文件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