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nggào

庭诰


拼音tíng gào
注音ㄊ一ㄥˊ ㄍㄠˋ

繁体庭誥

庭诰

词语解释

庭诰[ tíng gào ]

⒈  古代指家训文字。亦泛指家教。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家训文字。亦泛指家教。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庭誥者,施於闺庭之内,谓不远也。”
《南史·颜延之传》:“﹝ 延之 ﹞闲居无事,为庭誥之文以训子弟。”
清 黄宗羲 《仇公路先生八十寿序》:“﹝ 沧柱 ﹞亦以湛心经术,墨守庭誥,故文章风韵,主盟当世而无愧。”

国语辞典

庭诰[ tíng gào ]

⒈  告诫家族子弟的话。

《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闲居无事,为庭诰之文以训子弟。」

分字解释


※ "庭诰"的意思解释、庭诰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庭诰”的意思:

“庭诰”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皇帝的诏令或命令。在古代,皇帝的命令通常由朝廷颁布,称为“庭诰”,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庭诰”的解释为:“庭,朝廷也;诰,告也。谓朝廷之告令。”即指朝廷发布的告令。

出处:

“庭诰”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宣帝纪》中,如:“诏曰:‘朕闻古之王者,必先正其家,然后天下归心。朕既不能正家,又不能正天下,是以天下不治。今欲正家,先正朝廷,正朝廷,必先正庭诰。’”

同义词:

诏令

命令

圣旨

反义词:

撤销

废除

相关词语:

朝令夕改

皇权

诏书

诰命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关“庭诰”的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古代皇帝发布庭诰,以示权威,维护国家统治。如《三国演义》中,刘备在成都称帝后,颁布了一系列庭诰,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用这个词语造句:

皇帝的庭诰传遍全国,百姓们纷纷遵从,国家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