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īng

听纳


拼音tīng nà
注音ㄊ一ㄥ ㄋㄚˋ

繁体聽納

听纳

词语解释

听纳[ tīng nà ]

⒈  听从采纳;听谏纳善。

引证解释

⒈  听从采纳;听谏纳善。

《后汉书·桓谭传》:“臣 谭 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为明矣;而乃欲听纳讖记,又何误也!”
《新唐书·李绛传》:“玄宗 尝歷试官守,知人之艰难,临御初,任用 姚崇、宋璟,励精听纳,故左右前后皆正人也。”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诚见陛下圣德宽大,听纳不疑。”
明 张居正 《请戒谕群臣疏》:“有言责者,公是公非,各宜奋讜直,以资听纳。”

分字解释


※ "听纳"的意思解释、听纳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听纳”的意思:

“听纳”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倾听并接受某人的意见、建议或请求。它强调的是对他人意见的尊重和采纳。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听纳”并没有单独的条目,但根据字义推测,“听”字有“听从”、“听取”之意,“纳”字有“接纳”、“收纳”之意,合起来即有听从并接纳的意思。

出处:

“听纳”作为一个成语或词组,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由“听”和“纳”两个单独的汉字组合而成,常见于古代文献和现代汉语中。

同义词:

接受

采纳

听从

顺从

反义词:

拒绝

拒纳

反对

相关词语:

听从

采纳

承诺

遵守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听纳”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或典故,因此没有具体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不过,它可以用在一些故事或讨论中,表达尊重他人意见的态度。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在团队讨论中,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对其他成员的意见持开放态度,认真听纳。

2. 面对领导的建议,张经理表示会认真听纳,并努力改进工作。

3. 在会议上,发言人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听纳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