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īng

听狱


拼音tīng yù
注音ㄊ一ㄥ ㄩˋ

繁体聽獄

听狱

词语解释

听狱[ tīng yù ]

⒈  听理讼狱。

引证解释

⒈  听理讼狱。

《国语·鲁语上》:“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
《墨子·非乐上》:“王公大人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此其分事也。”
《尚书大传》卷四:“君子之于人也,有其语也,无不听者,皇于听狱乎!”
《孔丛子·刑论》:“夫 公父氏 之听狱,有罪者惧,无罪者耻。”

国语辞典

听狱[ tìng yù ]

⒈  审理诉讼。

《国语·鲁语上》:「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

分字解释


※ "听狱"的意思解释、听狱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听狱”的意思:

“听狱”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审理案件或审讯囚犯的行为。在古代,皇帝或官员会亲自或者指派官员听审狱囚,以示公正。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听狱”并未作为独立词条收录,但根据字义推测,可能是指官员听取狱囚的诉状或审理案件。

出处:

“听狱”作为一个词汇,没有特定的出处,但可以从古代文献中找到类似用法,如在《史记》、《汉书》等史书中,皇帝或官员审理案件的行为常被描述为“听狱”。

同义词:

审狱

审案

审判

听诉

反义词:

放任

贻误

纵容

不审

相关词语:

法庭

刑罚

司法

审判员

判决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听狱”在历史上可能有很多实例,但作为网络故事或典故,可能较少。一个相关的故事可能是关于古代一位公正的官员,他亲自“听狱”,公正地审理案件,赢得了百姓的尊敬。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皇帝亲自出宫“听狱”,以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得到公正的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