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ǔ

题署


拼音tí shǔ
注音ㄊ一ˊ ㄕㄨˇ

繁体題署

题署

词语解释

题署[ tí shǔ ]

⒈  在宫室楹联或其他器物上题写的文字。

⒉  在宫室楹联或其他器物上题书署名。

⒊  谓签署,签发。

⒋  谓标列篇目。

⒌  题写书籍杂志的封面。

引证解释

⒈  在宫室楹联或其他器物上题写的文字。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引用 荆州 名士 韩嵩、邓义 等” 裴松之 注引 晋 卫恒 《<四体书势>序》:“鵠(梁鵠 )字 孟黄,安定 人。

魏 宫殿题署,皆 鵠 书也。”
章炳麟 《辨诗》:“铭者自名,器有题署,若士卒扬徽,死者题旌,下及楬木以记化居,落马以示毛物,悉铭之属。”

⒉  在宫室楹联或其他器物上题书署名。

唐 韩愈 《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夸荒夷。”

⒊  谓签署,签发。

《北堂书钞》卷六九“弔贺之礼则题署”注引 晋 干宝 《司徒仪》:“记室之职,凡掌文墨章表啟奏弔贺之礼,则题署也。”
《清会典事例·户部二百·俸饷》:“遇有因公叅罚事件,皆照委任官例,议以罚俸,其已经题署者,照题署之任,以奉旨日为始。”

⒋  谓标列篇目。 《梁书·王筠传》:“筠 为草木十咏,书之於壁,皆直写文词,不加篇题。

约(沉约 )谓人云:‘此诗指物呈形,无假题署。’”

⒌  题写书籍杂志的封面。

阿英 《关于<巴黎茶花女遗事>》:“至 丁可钧 题署、 王运长 书签的玉情瑶怨馆木刻本,究为谁氏所刊,现在还未能查清。”

国语辞典

题署[ tí shù ]

⒈  在匾额、对联或书画上题字、签名。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南朝宋·裴松之·注:「鹄字孟黄,安定人。魏宫殿题署,皆鹄书也。」
唐·韩愈〈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夸荒夷。」

分字解释


※ "题署"的意思解释、题署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题署”的意思:

题署是指在某件物品、书籍、文章等上写上题目或作者名字的地方。也可以指书写题目的行为或过程。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题署”的解释为:“题,书也。署,记也。题署,谓题名于署中。”

出处:

关于“题署”的出处,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根据其意义,可以推测它在古代文献、碑刻、书画等艺术作品中都有出现。

同义词:

题名

署名

题字

反义词:

无题

匿名

相关词语:

题目

篇名

篇目

题签

署名权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目前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直接与“题署”相关。但在一些网络文章或论坛中,人们可能会提到某篇文章或作品的题目,用“题署”来强调其重要性。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这幅画的题署是“山水长卷”,作者是我国著名画家张大千。

2. 他将自己的作品命名为“岁月如歌”,并在题署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3. 每篇文章的题署都凝聚了作者的智慧和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