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ngguī

同归


拼音tóng guī
注音ㄊㄨㄥˊ ㄍㄨㄟ

繁体同歸

同归

词语解释

同归[ tóng guī ]

⒈  有同样的结局或目的。

go to same goal;

引证解释

⒈  同样趋向。

《书·蔡仲之命》:“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

⒉  犹一致。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虽大旨同归,所託或乖。”

⒊  同样的结局。参见“同归殊涂”。

叶圣陶 《倪焕之》二:“这时候,科举却废止了,使父亲颇为失望。幸而有学堂,听说与科举异途而同归,便叫 焕之 去考中学堂。”

⒋  一同返回。

《诗·豳风·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毛 传:“豳公子 躬率其民,同时出,同时归也。”
南朝 梁 谢惠连 《雪赋》:“驰遥思於千里,愿接手而同归。”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四折:“留了方丈,和你同归洞房。”
《玉佛缘》第一回:“这科 子玉 报罢,父子同归。”

国语辞典

同归[ tóng guī ]

⒈  一同返回。

《诗经·邶风·北风》:「惠而好我,携手同归。」
《文选·谢惠连·雪赋》:「驰遥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归。」

⒉  一致。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虽大旨同归,所托或乖。」

分字解释


※ "同归"的意思解释、同归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小王为了掩护部队的转移,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2.——人妖殊途。沈清轩眯了眼,将这四个字咬牙切齿的咀嚼着,翻来覆去,一遍又一遍无声的念出来,又一遍一遍的咽下去。怒的不知所以,恨的更是缠缠绵绵。脑中偶然想到“殊途同归”四个字,却又不敢再想下去。溯痕

3.人民解放军叔叔风雨无阻与敌人抗战,有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最终在大家齐心协力下取得胜利。

4., 终于我懂了爱情,那不过就是是漫漫长路的一场殊途同归……只是不是谁,都有那么那么好的运气……

5.南北朝时期,孝宽担任延州总管。韦琼到延州去拜访他,回去时,孝宽把他的马及辔勒要送给韦琼。韦琼笑着说:“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之操行,虽有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

6., 小王为了掩护部队的转移,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7.未来研究,期待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殊途同归,共同促进中国逻辑的发展,推动中外逻辑的对话与交流。

8.爱情从来只有两种结局,不是殊途,便是同归。

9.这两位政治家改良社会的设想方法不同,但异路同归,都希望有一个理想的社会出现。

10.我们曾经那么坚信的,曾经那么执拗的,曾经用生命去捍卫的,原来通通只是幻影。我们背道而驰,最后却殊途同归。我一直都不明白,这到底是命运的残忍,还是命运的慈悲。独木舟


AI解释


词语“同归”的意思:

“同归”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共同回到一个地方,多用于比喻;二是指一同死去,常用于比喻结局相同。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同归”条目下的解释是:“一同归也。归,至也。”

出处:

“同归”一词的出处较难确定,因为它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但具体出处难以追溯。

同义词:

同赴

同往

同路

同亡

反义词:

各自

单独

各行其道

相关词语:

同生共死

同甘共苦

同舟共济

同仇敌忾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同归”这个词语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并不常见,但可以联想一些类似的情境。例如,在网络游戏中,玩家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可以称之为“同归”;在团队合作中,成员们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目标,也可以用“同归”来形容。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他们两人志同道合,最终同归了那个美好的结局。

2. 在这次探险中,我们同归了胜利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