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ǒngjiàn

筒箭


拼音tǒng jiàn
注音ㄊㄨㄥˇ ㄐ一ㄢˋ

筒箭

词语解释

筒箭[ tǒng jiàn ]

⒈  藏于竹筒内的暗箭。为袖箭之属,可以连发。

引证解释

⒈  藏于竹筒内的暗箭。为袖箭之属,可以连发。

《新唐书·刘巨容传》:“浙 西突阵将 王郢 反,攻 明州,巨容 以筒箭射 郢 死。”
《资治通鉴·唐僖宗乾符四年》:“郢(王郢 )收餘众,东至 明州,甬桥 镇遏使 刘巨容 以筒箭射杀之,餘党皆平。”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筒箭亦连发之箭也。”

国语辞典

筒箭[ tǒng jiàn ]

⒈  藏于竹管内的暗箭。

《新唐书·卷一八六·刘巨容传》:「巨容以筒箭射郢死,拜明州刺史。」

分字解释


※ "筒箭"的意思解释、筒箭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筒箭”的意思:

“筒箭”是指用竹筒制成的箭,是古代的一种简易武器。它通常用于防御或攻击,因为其制作简单,携带方便。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直接收录“筒箭”这个词语,但根据其构成和意思,可以推测其含义。在康熙字典中,“筒”字解释为“竹筒,一种用竹子制成的容器”,“箭”字解释为“射箭用的箭矢”。因此,“筒箭”可以理解为用竹筒制成的箭矢。

出处:

“筒箭”作为一种武器,其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尤其是在一些民间故事或战争中。由于历史久远,具体出处难以考证。

同义词:

竹箭、筒矢

反义词:

弓箭、长箭

相关词语:

箭矢、弓弩、箭筒、箭镞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古代,有关于筒箭的传说,如《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武松曾用筒箭射杀了猛虎。这个故事展现了筒箭在关键时刻的威力。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手持筒箭,英勇作战,为保卫家园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