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龙门

词语解释
铜龙门[ tóng lóng mén ]
⒈ 汉太子宫门名。门楼上饰有铜龙。亦借指帝王宫阙。
引证解释
⒈ 汉 太子宫门名。门楼上饰有铜龙。亦借指帝王宫阙。
引《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属叨 金马 署,又点 铜龙门。”
刘良 注:“铜龙,太子门名。”
唐 王维 《寓言》诗之一:“驪驹从白马,出入 铜龙门。”
明 陈子龙 《寒夜行兼忆舒章》:“鼓角城头芦叶秋, 铜龙门 外金吾客。”
亦省作“铜龙”。 南朝 梁 萧纲 《上昭明太子集别传表》:“出入 铜龙,瞻仰故实。”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控代》:“敢叩 铜龙,要把孤忠控。”
清 吴伟业 《赠同年嘉定王进士内三》诗:“曲江 细柳新蒲緑,回首 铜龙 对策年。”
国语辞典
铜龙门[ tóng lóng mén ]
⒈ 古代太子宫门上雕有铜制龙首,故称太子宫门为「铜龙门」。
引南朝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属叼金马署,又点铜龙门。」
分字解释
※ "铜龙门"的意思解释、铜龙门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铜龙门”:
意思:铜龙门原指古代在城门上铸铜制作的龙门形状的装饰,后来也比喻极为艰难的关隘或险阻。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解释“铜龙门”,但“龙门”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桥也,横跨水道,状如门。”由此可以推测,“铜龙门”可能是指用铜制成的龙门形状的城门装饰。
出处:《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设铜龙门”的典故。
同义词:铜门、龙门铜饰、铜制城门
反义词:木门、石门、铁门
相关词语:城门、城墙、防御工事、古代建筑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诸葛亮设铜龙门”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讲的是诸葛亮为了保卫蜀国,在成都城门外设置了一道铜制的龙门,使得敌军难以攻破。这个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铜龙门象征艰难险阻的典故。
造句: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他深知自己必须跨越这道“铜龙门”,才能迈向理想的大学。
注:由于网络故事或典故的来源和真实性难以考证,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词语
- mén kǒu门口
- huǒ lóng火龙
- shēng mén声门
- wú mén无门
- guān mén关门
- mén kǎn门槛
- shàng mén上门
- bā lì mén巴力门
- lóng dōng龙东
- mén zhǔ门主
- hù shēn lóng护身龙
- chū mén出门
- shí èr mén十二门
- mǒu mén某门
- hòu mén后门
- lóng zhū龙珠
- ní lóng尼龙
- yú lóng bǎi biàn鱼龙百变
- mén jìn门禁
- léi mén雷门
- tóng mén同门
- tóng xiàng铜像
- sòng huò shàng mén送货上门
- mén jiāng门将
- tóng tuó cǎo mǎng铜驼草莽
- xī mén西门
- mén zhěn门诊
- lóng cǎo shū龙草书
- lóng wáng龙王
- hé lóng合龙
- mén hù门户
- dà mén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