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铜马法铜马法的意思
tóng

铜马法


拼音tóng mǎ fǎ
注音ㄊㄨㄥˊ ㄇㄚˇ ㄈㄚˇ

繁体銅馬法

铜马法

词语解释

铜马法[ tóng mǎ fǎ ]

⒈  按照马的骨法铸成的铜马模型。

引证解释

⒈  按照马的骨法铸成的铜马模型。

《东观汉记·马援传》:“孝武帝 时,善相马者 东门京 铸作铜马法献之,立马於 鲁班门 外,更名曰 金马门,臣既备数家骨法,以所得 骆越 铜铸以为马,高三尺五寸,围四尺五寸,詔置马 德阳殿 下。”
金 元好问 《杂诗》之一:“区区铜马法,徒识牝与驪。”

分字解释


※ "铜马法"的意思解释、铜马法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铜马法”的意思:

“铜马法”是一个古代法律名词,指的是古代中国法律制度中的一种规定。它主要是指唐宋时期,特别是唐代,对铜马的管理和使用进行法律规范的法律条文。铜马是指古代用于运输和军事的铜制马具,包括铜制的马镫、马嚼子等。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铜马法”这个词语,但可以参考“铜马”一词的解释,即“铜马,铜制马具也”。

出处:

“铜马法”这个词语的出处没有确切记载,但根据其含义,可以推测它可能与唐代的法律条文有关。

同义词:

铜马律

铜马规

反义词:

无法可依

法度不严

相关词语:

马具

铜马镫

铜马嚼子

法律条文

法制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铜马法”是一个相对冷门的历史法律名词,网络上没有广泛流传的故事或典故。

用这个词语造句:

唐代《铜马法》规定,所有铜马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制造,以确保马具的质量和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