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óng shè láng
注音ㄊㄨㄥˊ ㄕㄜˋ ㄌㄤˊ
⒈ 同居一舍的郎官。后亦泛指僚友。
⒈ 同居一舍的郎官。后亦泛指僚友。
引《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直不疑 ﹞同舍有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觉,妄意 不疑,不疑 谢有之,买金偿。而告归者来而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慙。”
唐 刘禹锡 《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答命同作》诗:“邻境诸侯同舍郎, 芷江 兰浦恨无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神仙·神佛佑人再生》:“其父归,偕同舍郎读之,字皆若《仓頡》,不甚辨,相与惊怪。”
词语“同舍郎”的意思:
“同舍郎”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同住一个宿舍的人,通常用于指代同窗、同学或室友。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同舍郎”并未直接收录,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可以推断其含义为“同宿舍之人”。
出处:
“同舍郎”这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文献,但根据其用法和语境,可以推测它在古代汉语中应该较为常见。
同义词:
同窗
同学
室友
伙伴
反义词:
异舍郎(不同宿舍的人)
独居者
相关词语:
舍友
课友
寝室
校友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目前并没有特别著名的与“同舍郎”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这个词语可以用于描述一些校园生活中的趣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我和他在大学时是同舍郎,每天晚上都会一起讨论学术问题,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