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u

投斧


拼音tóu fǔ
注音ㄊㄡˊ ㄈㄨˇ

投斧

词语解释

投斧[ tóu fǔ ]

⒈  《北堂书钞》卷九七引《庐江七贤传》:“文党,字翁仲,未学之时,与人俱入山取木,谓侣人曰:'吾欲远学,先试投我斧高木上,斧当挂。'仰而投之,斧果上挂,因之长安受经。”后以“投斧”为立志求学之典。

引证解释

⒈  后以“投斧”为立志求学之典。

《北堂书钞》卷九七引《庐江七贤传》:“文党,字 翁仲,未学之时,与人俱入山取木,谓侣人曰:‘吾欲远学,先试投我斧高木上,斧当掛。’仰而投之,斧果上掛,因之 长安 受经。”
南朝 梁简文帝 《为宁国临城二公请入学表》:“下帷投斧,昔人以为精力,弃竿委麦,先哲以为美谈。”
元 柯丹邱 《荆钗记·会讲》:“悬头及刺股,掛角并投斧,叹先贤曾受许多勤苦。”

国语辞典

投斧[ tóu fǔ ]

⒈  文党未学时,与人入山取木,谓欲远学,试投斧于高木上,斧果高挂,因之入长安受学。典出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九七·好学·投斧受经注》。后以投斧比喻决心向学。

南朝梁·简文帝〈求宁国临城二公入学表〉:「邹鲁之乡为贵,下帷投斧,昔人以为精力。」

分字解释


※ "投斧"的意思解释、投斧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投斧”的意思:

“投斧”是一个成语,原指古代一种投掷斧头的武术,后用来比喻勇敢果断,敢于冒险的行为。在现代汉语中,多用来形容人勇敢地去做某事,不惧困难。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投斧”并没有直接的解释,但根据成语的用法,可以推测其含义。在《康熙字典》中,“投”有“投掷”、“投递”等意,“斧”指斧头,所以“投斧”可能是指投掷斧头的行为。

出处:

“投斧”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是:“韩信投斧,遂从之。”意思是韩信投掷斧头,表示愿意跟随某人。

同义词:

投掷、掷斧、投石

反义词:

畏缩、犹豫、退缩

相关词语:

勇猛、果断、勇敢、冒险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投斧”的故事,最著名的是淮阴侯韩信的故事。韩信是西汉初年的一位杰出将领,他曾经投掷斧头,表示愿意跟随刘邦,最终成为刘邦的重要助手。

用这个词语造句:

面对困难,他毫不犹豫地投斧而起,勇敢地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