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ōuqiǎo

偷巧


拼音tōu qiǎo
注音ㄊㄡ ㄑ一ㄠˇ

偷巧

词语解释

偷巧[ tōu qiǎo ]

⒈  浇薄巧诈。

⒉  取巧。

引证解释

⒈  浇薄巧诈。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制》:“末俗偷巧,内荏外刚。”

⒉  取巧。

郭沫若 《<孔雀胆>的故事》:“我终于偷巧,采取了戏剧的形式,是因为我把布景的责任推卸给舞台工作人员去了。”
瞿秋白 《乱弹·画狗罢》:“这固然是偷巧的办法,然而也是常常容易吃力不讨好的。”

国语辞典

偷巧[ tōu qiǎo ]

⒈  巧饰。

唐·元稹〈戒励风俗德音〉:「末俗偷巧,内荏外刚。」

⒉  取巧。

如:「任何事都要踏实稳健去做,不要想偷巧投机。」

分字解释


※ "偷巧"的意思解释、偷巧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偷巧”的意思:

“偷巧”是指利用小聪明、不按常规出牌的方法来达到某种目的。通常含有贬义,暗示这种行为缺乏诚实和正派。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偷巧”可能没有专门的解释,但根据上下文,可以理解为使用不正当的手段或技巧来解决问题。

出处:

“偷巧”作为一个成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来源于民间,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和演变,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意义。

同义词:

巧取、取巧、投机取巧、狡猾

反义词:

诚实、正直、公正、正派

相关词语:

投机、取巧、机敏、狡诈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有一个网络故事讲述了一个人为了完成作业,不是通过努力去学习,而是偷巧地在网上搜索答案,结果被老师识破,受到了批评。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依赖偷巧方法的人。

用这个词语造句:

小明总是喜欢偷巧地完成作业,不愿意下功夫去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结果考试成绩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