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ǔ gōng
注音ㄊㄨˇ ㄍㄨㄥ
⒈ 指治水、筑城、建造宫殿等工程。
⒈ 指治水、筑城、建造宫殿等工程。
引《书·益稷》:“啟 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
孔 传:“闻 啟 泣声,不暇子名之,以大治度水土之功故。”
《吕氏春秋·季夏》:“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合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无举大事。”
高诱 注:“土功,筑臺穿池。”
《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三年》:“帝好土功,既作 许昌 宫,又治 洛阳 宫,起 昭阳 太极殿,筑 总章观,高十餘丈,力役不已,农桑失业。”
词语“土功”的意思:
“土功”是指用泥土等材料进行建筑、修造等工程的工作。它通常指的是与土地有关的劳动成果,如修建房屋、道路、堤坝等。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土功”的解释是:“土功,谓土地之劳也。言其功绩,故以土名之。”
出处:
“土功”一词的出处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它是一个常见的古代汉语词汇,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用以描述与土地相关的劳动和工程。
同义词:
土木
工程劳作
土建
反义词:
无功
不劳而获
相关词语:
土木工程
土地开发
土建施工
工地
劳作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土功”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古代建筑故事,如赵州桥的建造,这可以看作是对古代“土功”的典范。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修建一座宏伟的宫殿是一项艰巨的土功,需要成千上万工匠的辛勤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