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

词语解释
土木堡[ tǔ mù pù ]
⒈ 地名。在今河北怀来县东。本名统漠镇,唐初高开道所置,后沿误为“土木”。明永乐初置堡。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英宗率军与瓦剌作战,被俘于此,堡毁。后嘉靖、隆庆间又曾重修。参见“土木之变”。
引证解释
⒈ 地名。在今 河北 怀来县 东。本名 统漠镇,唐 初 高开道 所置,后沿误为“土木”。 明 永乐 初置堡。 正统 十四年(公元1449年) 英宗 率军与 瓦剌 作战,被俘于此,堡毁。后 嘉靖、隆庆 间又曾重修。参见“土木之变”。
国语辞典
土木堡[ tǔ mù bǎo ]
⒈ 地名。位于今察哈尔省怀来县附近,明英宗曾于此兵败,被也先俘虏。
分字解释
※ "土木堡"的意思解释、土木堡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土木堡”指的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个著名历史事件,即“土木堡之变”。以下是关于这个词语的详细解释:
意思:
土木堡之变,又称土木之变,是指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剌部落俘虏的事件。土木堡位于今河北省怀来县境内,是明长城的一个重要关隘。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土木堡”这个词语,但关于土木堡之变,康熙字典中有相关的记载。
出处:
土木堡之变最早见于《明史·英宗本纪》。
同义词:
土木之变、土木堡之役
反义词:
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和平稳定时期”。
相关词语:
土木堡之战、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围、土木堡之劫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土木堡之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失败事件,因此在网络上有许多关于土木堡之变的讨论和解读,包括对明朝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分析。
造句:
明朝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的发生,使得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部落俘虏,国力大损,从此明朝逐渐走向衰落。
相关词语
- yǔ mù bīng雨木冰
- huā mù花木
- sān mù三木
- huī tǔ灰土
- nián tǔ粘土
- cí tǔ瓷土
- xīng xīng mù猩猩木
- tǔ gǎi土改
- tàng tǔ niú趟土牛
- tǔ qì土气
- mù liào木料
- pò tǔ破土
- sōng mù bǎn松木板
- cǎo mù草木
- shí tǔ食土
- mù shuān木栓
- mù mù rán木木然
- zuò tǔ胙土
- mù shān木栅
- tǔ yǔ土语
- yǐ cǎo fù mù倚草附木
- shā tǔ沙土
- zhēn tǔ甄土
- tǔ pào土炮
- mù jī木屐
- mù zhuāng木桩
- yún tǔ云土
- dú mù chuán独木船
- mù wū木屋
- lǐng tǔ领土
- dōng tǔ东土
- zhí tǔ植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