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únshù

屯戍


拼音tún shù
注音ㄊㄨㄣˊ ㄕㄨˋ

屯戍

词语解释

屯戍[ tún shù ]

⒈  屯守。

garrison;

⒉  指军队驻守边境。

defend;

引证解释

⒈  驻防。

《史记·孝文本纪》:“今纵不能罢边屯戍,而又飭兵厚卫,其罢卫将军军。”
宋 范仲淹 《奏迄拣选往边上屯驻兵士》:“自京差拨禁军,往 陕西 边上屯戍。”
《明史·太祖纪》:“辛巳, 邓愈、汤和 等十三人屯戍 北平、陕西、河南。”

⒉  指戍卒。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臣闻 唐 室三百年,而 魏博 一镇屯戍甚少,不及今日之盛。”

分字解释


※ "屯戍"的意思解释、屯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招通河西鲜卑附头等十余万家,缮治陉北故上馆城,置屯戍以镇内外,夷虏大小,莫不归心,诸叛亡虽亲戚不敢藏匿,咸悉收送。


AI解释


词语“屯戍”的意思:

“屯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驻军防守。在古代,政府为了防御边疆,会派遣军队驻扎在边境地区,以保卫国家安全,这样的驻军行为就称为“屯戍”。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屯戍”的解释是:“驻军防守也。出《左传》。”这里的《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一部古代编年体史书,其中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

出处:

“屯戍”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其中描述了古代国家对于边疆防御的措施。

同义词:

驻防、守边、戍守、驻军

反义词:

撤退、退守、撤军

相关词语:

边疆、戍楼、烽火台、戍卒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屯戍”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关于边疆屯戍的描述。例如,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中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就描绘了边疆屯戍的情景。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保卫国家的边疆安全,历代王朝都派遣了大量的士兵进行屯戍,他们驻守在边关,不畏严寒酷暑,日夜巡逻,守护着国家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