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ó

驼褐


拼音tuó hè
注音ㄊㄨㄛˊ ㄏㄜˋ

繁体駝褐

驼褐

词语解释

驼褐[ tuó hè ]

⒈  用驼毛织成的衣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駞褐”。用驼毛织成的衣服。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五:“﹝ 昭宗 ﹞宴於 寿春殿,茂贞 肩舆,衣駞褐,入 金鸞门,易服赴宴。咸以为前代跋扈,未有此也。”
宋 周邦彦 《西平乐》词:“駞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
宋 汪元量 《燕山送黄千户之旴江》诗:“来时雨雪侵驼褐,归日风云蔼駟车。”

分字解释


※ "驼褐"的意思解释、驼褐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2.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陈与义


AI解释


词语“驼褐”指的是一种粗毛织成的毛布,多用于制作衣服,因其保暖性能好而受到喜爱。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驼褐”并没有专门的条目,但从字面理解,“驼”指骆驼,因其毛皮保暖而引申出以骆驼毛为材料的布料,“褐”则指粗毛织品,因此“驼褐”合起来就是骆驼毛制成的粗毛布。

出处:

“驼褐”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古代文献中常见。如《后汉书·西域传》中提及:“大宛国,地大而寒,民有骆驼褐。”此句即指大宛国的民众多穿骆驼毛制作的粗毛布。

同义词:

驼绒、骆驼毛布、褐布

反义词:

丝绸、缎子

相关词语:

骆驼、毛线、棉布、羊绒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驼褐”一词较为冷门,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关联。但可以联想的是,骆驼因其耐寒、耐饥的特性,被古人赞誉为“沙漠之舟”。驼褐作为骆驼毛制品,在寒冷的气候中为人们提供了保暖,可以视为骆驼这一象征的延伸。

造句: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他披上了那件传承了几代的驼褐大衣,抵御了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