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


拼音tǔ zú
注音ㄊㄨˇ ㄗㄨˊ
词性名词

土族

词语解释

土族[ tǔ zú ]

⒈  分布于青海、甘肃等地的少数民族。约193万人(1990年)。用土语,有文字,通用汉文、藏文。信藏传佛教。喝酥油奶茶。精养良马,骑术高超。传统节日有擂台会、丹麻戏会、“纳顿”(庆丰收会)。主要从事农业。

引证解释

⒈  中国 少数民族之一。在民族形成过程中主要与吐谷浑、蒙古诸族有渊源关系。人口十五万余。分布在 青海 互助、民和、大通、乐都 及 甘肃 天祝、兰州市 等地。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通汉语,用汉文。多信喇嘛教。

⒉  世代定居本土的民族。

梁启超 《中国史叙论·人种》:“其一 苗 种,是 中国 之土族也。”

国语辞典

土族[ tǔ zú ]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十九万。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东部河湟流域。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信仰西藏佛教。以农业、牧业为生。家庭行一夫一妻制,流行早婚。

英语Tu or White Mongol ethnic group of Qinghai

德语Tu, Tu-Volk, Tu-Volksgruppe (Eig)​

法语Tu (ethnie)​

分字解释


※ "土族"的意思解释、土族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鸡还有点鸡味,鳄鱼肉连鳄鱼味也没有。不甘心,第一次去澳洲旅行,就在土族餐厅叫了一大块鳄鱼扒,不觉任何古怪,也留不下任何记忆。这一类的肉,叫没个性肉。

2.4月30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公安局刑警队队长拉玛才旦追悼会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举行。


AI解释


词语“土族”的意思:

“土族”是指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和甘肃、宁夏等地区。土族历史悠久,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收录“土族”这个词语,因为该字典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而“土族”作为一个民族称谓,是近现代才被广泛使用的。

出处:

“土族”作为一个民族称谓,没有明确的出处,而是随着民族学的研究和发展逐渐形成的。

同义词:

土著民族

少数民族

反义词:

汉族

相关词语:

土族文化

土族语言

土族服饰

土族节日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土族的网络故事或典故比较少,以下是一个与土族文化相关的例子:

传说土族人民擅长骑射,他们把骑射视为生活中的重要技能。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六日,土族人会举行盛大的“花儿会”,这是土族传统的民间歌会。相传很久以前,土族人民在迁徙途中遇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幸好一位名叫“花儿”的勇士骑马跃过洪水,拯救了大家。为了纪念这位勇士,土族人民每年都会举行“花儿会”,表达对勇士的敬意。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土族人民在“花儿会”上载歌载舞,欢庆丰收和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