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外命妇外命妇的意思
wàimìng

外命妇


拼音wài mìng fù
注音ㄨㄞˋ ㄇ一ㄥˋ ㄈㄨˋ

繁体外命婦

外命妇

词语解释

外命妇[ wài mìng fù ]

⒈  古称卿、大夫之妻。后亦称因夫或子而得封号的妇女。与内命妇相对。

引证解释

⒈  古称卿、大夫之妻。后亦称因夫或子而得封号的妇女。与内命妇相对。参阅《通典·礼六七》。

《礼记·丧大记》:“外命妇率外宗哭于堂上北面。”
郑玄 注:“卿、大夫之妻为外命妇。”
唐 元稹 《贺降诞日德音状》:“宜集百寮及外命妇进名贺,皇太后仍御 光顺门 内殿,与百寮相见,便为常式者。”
《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一年》:“甲子,还宫,御 正武殿,集百官及宫人、外命妇,大列伎乐,初作乞寒胡戏。”
胡三省 注:“外命妇,五命以上官之妻也。”

分字解释


※ "外命妇"的意思解释、外命妇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外命妇”的意思:

“外命妇”是中国古代对男性官员妻子的一种称呼,相当于现代的“官太太”或“夫人”。这个词语强调了妻子在丈夫身份背后的“命妇”地位,即因为丈夫的身份而获得的社会地位。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解释“外命妇”一词,但根据“外命”和“命妇”的词义,可以推测其含义。其中,“外”指男性官员的家族,“命妇”指得到皇帝封号的官员妻子。因此,“外命妇”可以理解为指男性官员的妻子,具有特定的社会地位。

出处:

“外命妇”一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官员的妻子因为丈夫的官职而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称呼。

同义词:

官太太

夫人

官眷

反义词:

平民妻子

普通百姓之妻

相关词语:

内命妇:指皇后、妃子等宫廷内的女性官员

官职:官员的职位

封号:皇帝赐予的称号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外命妇”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的是一些古装剧或小说中的情节,如《还珠格格》中紫薇的奶奶是“外命妇”,她因为儿子(乾隆皇帝)的缘故而享有尊贵的地位。

用这个词语造句:

李太君虽然不是进士出身,但作为一品的“外命妇”,她的身份在朝中也是受人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