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izhì

外治


拼音wài zhì
注音ㄨㄞˋ ㄓˋ

外治

词语解释

外治[ wài zhì ]

⒈  指政事,国事,与“内职”相对。

⒉  中医学名词。如外科手术、针灸、推拿及药物熏、熨、敷、贴等法均属外治。与“内治”相对言。

引证解释

⒈  指政事,国事,与“内职”相对。

《礼记·昏义》:“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仁义法》:“外治推恩以广施,宽制以容众。”
《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四年》:“望陛下遵用 仁宗、高宗 故事,令侍讲之臣,仰稽《三朝寳训》所举外治数条,详悉讲明,以备观览。”

⒉  中医学名词。如外科手术、针灸、推拿及药物熏、熨、敷、贴等法均属外治。与“内治”相对言。

分字解释


※ "外治"的意思解释、外治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按摩是中医的外治法之一,属物理疗法。


AI解释


词语“外治”的意思:

“外治”指的是对疾病或创伤等外部症状进行治疗方法,通常与“内治”相对,后者指的是从内部调理身体的方法。在中医学中,外治法包括针灸、拔罐、敷贴、按摩等。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直接收录“外治”一词,但根据其词义,可以推测“外治”可能包含在“治”字的解释中。“治”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之一为“疗也,愈也”,即治疗、治愈。

出处:

“外治”作为一个医学术语,其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学著作。在中医学中,许多古代医书都有关于外治法的记载,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

同义词:

外疗

外用

外敷

反义词:

内治

相关词语:

外科

外科手术

外科疾病

中医外治法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外治”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想象一些场景。例如,一位患者因为内伤而身体虚弱,医生建议他采用外治法,如拔罐、按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一段时间后,身体逐渐康复。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中医治疗中,除了内服药物,外治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对于跌打损伤,医生会采用外敷药膏、拔罐等方法进行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