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ngshēn

忘身


拼音wàng shēn
注音ㄨㄤˋ ㄕㄣ

忘身

词语解释

忘身[ wàng shēn ]

⒈  奋不顾身;置生死于度外。

引证解释

⒈  奋不顾身;置生死于度外。

汉 贾谊 《治安策》:“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许批答》:“其所以忘身徇国,捨逸就劳者,岂有求而然哉!”

分字解释


※ "忘身"的意思解释、忘身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早睡早起,按时作息;腹部常按摩,身体常舒展;勤做深呼吸,通气又养颜;饮食均衡搭配,美食切勿太贪;遇事要乐观,工作不忘身体,健康岁岁年年。

2.寒露时节收稻谷,金黄贮藏满谷仓,收获丰盈霜来降,勿忘身体要健康,添衣加被样样全,注意不要着了凉,关心短信自然到,祝你寒露自在逍遥!

3.感遇忘身:感遇,感激恩遇;忘身,愿舍身相报。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表示忠心的套话。

4.早睡早起,按时作息;腹部常按摩,身体常舒展;勤做深呼吸,通气又养颜;饮食均衡搭配,美食切勿太贪;遇事要乐观,工作不忘身体,健康岁岁年年。

5.公以棱威外讨,发愤于内,忘身殉义,亲当矢石。

6.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AI解释


词语“忘身”的意思:

“忘身”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为了某种目的或事业,不顾个人生死安危,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它强调的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状态。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忘”字有“忘却、遗忘”之意;“身”字则有“身体、自己”之意。因此,“忘身”在字典中的解释可以理解为“忘却自己的身体,不顾个人生死”。

出处:

“忘身”这个成语并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由“忘”和“身”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用以形容英雄豪杰或忠臣义士为国家和民族大义不顾个人生死的行为。

同义词:

忘我

忘私

忘躯

反义词:

自私

谋身

保身

相关词语:

忘恩负义

忘恩记仇

忘年交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一个著名的与“忘身”相关的典故是《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为了寻找刘备,不顾个人安危,跨越五个关卡,斩杀了六名追捕他的将领,展现了忠义忘身的精神。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医护人员忘身投入,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无数患者的生命安全,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