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节

词语解释
晚节[ wǎn jié ]
⒈ 晚年的节操。
例保持晚节。
英integrity in one’s later years;
⒉ 晚年。
英old age;
⒊ 后期。
英last stage;
引证解释
⒈ 晚年。
引《史记·外戚世家论》:“﹝ 吕后 ﹞及晚节色衰爱弛,而 戚夫人 有宠。”
唐 杜甫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诗:“晚节渐於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使易地而处,所遇之主不同,则其晚节末路,盖未可知也。”
⒉ 末世,一代将终之时。
引汉 邹阳 《上书吴王》:“至其晚节末路, 张耳、陈胜 连从兵之据,以叩 函关,咸阳 遂危。”
《新唐书·魏元忠传》:“后汉 时用事尤甚,晚节卒乱天下。”
清 戴名世 《<四逸园集>序》:“当 明 之晚节,士大夫争为坛坫以炫声名。”
⒊ 晚年的节操。
引《宋书·良吏传·陆徽》:“年暨知命,亷尚愈高,冰心与贪流争激,霜情与晚节弥茂。”
宋 苏轼 《谢翰林学士表》之一:“敢不激昂晚节,砥礪初心。”
鲁迅 《华盖集·牺牲谟》:“因为一个人最紧要的是‘晚节’,一不小心,可就前功尽弃了!”
国语辞典
晚节[ wǎn jié ]
⒈ 晚年的节操。
引《宋书·卷九二·良吏传·陆徽传》:「年暨知命,廉尚愈高,冰心与贪流争激,霜情与晚节弥茂。」
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然观其晚节,烈烈有侠士风,不可谓非庸中佼佼者也。」
⒉ 晚年。
引《新唐书·卷一六八·刘禹锡传》:「素善诗,晚节尤精,与白居易酬复颇多。」
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诗:「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⒊ 末年、末世。
引《史记·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传》:「及孝景晚节,蚡益贵幸,为太中大夫。」
分字解释
※ "晚节"的意思解释、晚节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2.建议去宜宾电视台春晚节目组咨询最好.
3.这种高尚的黄花晚节,受到社会各界的赞扬。也作“寒花晚节”。
4.这种高尚的黄花晚节,受到社会各界的赞扬。也作“寒花晚节”。
5.老先生能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安心做学问,黄花晚节,令我敬佩。
6.虽说四处搞破坏的虎哥晚节不保(被士兵发现并无奈的挨了几枪),但总算是有惊无险的甩掉了追兵,且顺利爬回了萧川龙的住处。
7.有些节操高尚的人,晚年时倒未能经受住考验,晚节不保,弄得身败名裂。
8.老先生能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安心做学问,黄花晚节,令我敬佩。
AI解释
词语“晚节”的意思:
“晚节”指的是人到了晚年或晚年时期所表现出的品德或节操。常用来赞扬那些即使到了晚年依然坚守道德原则、品行端正的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节”的解释为:节制、节操、时节等,而“晚”则为晚时、晚年之意。因此,“晚节”在康熙字典中可以理解为晚年时期的节操。
出处:
“晚节”一词的出处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被提及,可以看作是一个成语或常用词汇。
同义词:
晚年节操
晚年品德
晚岁操守
反义词:
失节
败坏风气
相关词语:
晚节不坠
节操
品行
德行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晚节不坠”是一个常见的典故,指的是人到了晚年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例如,清朝名臣张廷玉,虽然年老退休,但依然关心国家大事,坚守自己的政治立场,被视为“晚节不坠”的典范。
用这个词语造句:
虽然他已步入晚年,但依然保持着晚节不坠的崇高品格,深受人们敬仰。
相关词语
- tiáo jié调节
- míng jié名节
- xiè jié shū泄节枢
- jié qì节气
- jié shuǐ节水
- jié néng节能
- wú jié zhú无节竹
- fēn jié分节
- jié jiǎ节假
- jié āi节哀
- fú jié guān符节官
- bā jié tān八节滩
- zhōng jié忠节
- jié è节鄂
- sōng jié yóu松节油
- tiān zhèng jié天正节
- zhú jié xū竹节须
- sāng jié zhàng桑节杖
- gǔ jié骨节
- jié lǜ节律
- zhuǎn jié转节
- jié jiǎn节俭
- qíng jié情节
- zūn jié遵节
- màn jié zòu慢节奏
- shú shí jié熟食节
- zhuàng jié壮节
- jié yù节育
- fù huó jié dǎo复活节岛
- xiǎo jié yè小节夜
- jié fěn节粉
- qīng nián jié青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