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ǎn shí dàng ròu
注音ㄨㄢˇ ㄕˊ ㄉㄤˋ ㄖㄡˋ
成语解释
晚食当肉
繁体晚食當肉
⒈ 饿了再吃,味道就象吃肉一样。后泛指不热衷名利。
⒈ 饥饿了才吃,味道自然甘美,好像食肉一般。语本淡泊生活的人常引用此语。
引《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词语“晚食当肉”的意思:
“晚食当肉”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杨震传》,意思是指吃得很晚的东西也像肉一样美味,比喻虽然条件艰苦,但能够得到满足也感到很幸福。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对食物的珍视和满足。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晚食当肉”没有直接的解释,但根据成语的出处和含义,可以推断其意思与上述解释相似。
出处:
“晚食当肉”出自《后汉书·杨震传》。杨震在东汉时期曾任太尉,他廉洁奉公,生活简朴。有一年,他回家探亲,当地官员设宴款待他,但杨震只吃素菜,别人劝他吃点肉,他回答说:“晚食当肉。”
同义词:
晚食如肉、晚食胜肉
反义词:
食不果腹、饥寒交迫
相关词语:
晚来天欲雪、晚霞映碧空、晚风轻拂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晚食当肉”的典故,网上流传着一些故事,如一位农民在饥荒年代,家里只剩下一点米,他决定晚些时候再煮饭,这样可以让米煮得更香,相当于“晚食当肉”。
造句:
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每当想起家乡那“晚食当肉”的滋味,他总会感到无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