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i

遗赂


拼音wèi lù
注音ㄨㄟˋ ㄌㄨˋ

繁体遺賂

遗赂

词语解释

遗赂[ wèi lù ]

⒈  谓赠送财物。

⒉  指赠送的财物。

引证解释

⒈  谓赠送财物。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嘲人面似猿猴》:“﹝上﹞知 文树 遗赂,大笑之。”

⒉  指赠送的财物。

宋 王巩 《闻见近录》:“仁宗 頷之。少选,中使閒赐黄金百两,仍语中使曰:‘ 杨畋 家贫,不得受其遗赂。’”

分字解释


※ "遗赂"的意思解释、遗赂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遗赂”的意思:

“遗赂”是指赠送礼物或者金钱以贿赂他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违反了公正、诚信的原则。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遗”字的解释有:遗失,赠送;赂字解释为:财物,贿赂。

出处:

“遗赂”作为一个词语,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它由“遗”和“赂”两个字组合而成,分别代表着赠送和贿赂的含义。

同义词:

赠礼、馈赠、行贿、送礼

反义词:

廉洁、正直、公平、公正

相关词语:

贿赂、行贿、贪污、受贿、贪腐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遗赂”是指贿赂他人,因此在网络上关于这一行为的讽刺或揭露的段子较为常见。比如,有些网络漫画或者段子通过讽刺的方式揭露某些人在公共事务中利用权力谋取私利,通过“遗赂”的手段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网络故事示例:

小明知道小红的父亲在政府部门工作,为了能让女儿在某个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他决定送些“遗赂”。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小明的这一行为被一位记者目睹,并将其曝光,引起公众关注。

用这个词语造句:

某官员在工程项目中收受了开发商的巨额“遗赂”,导致工程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