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zhuàng

文状


拼音wén zhuàng
注音ㄨㄣˊ ㄓㄨㄤˋ

繁体文狀

文状

词语解释

文状[ wén zhuàng ]

⒈  向上司申报的文书。

⒉  指诉状。

⒊  字据,军令状。

引证解释

⒈  向上司申报的文书。

《隋书·卢恺传》:“威 之从父弟 彻 肃 二人,并以乡正徵诣吏部, 彻 文状后至而先任用。”
宋 曾巩 《史馆申请三道札子》:“各限自指挥到日,一月内取到文字,发送史局,其逐路监司州府,逐县长吏,各具无漏略文状连申。”

⒉  指诉状。

《水浒传》第二回:“﹝ 高俅 ﹞因帮了一个生铁 王员外 儿子使钱,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被他父亲 开封府 里告了一纸文状……迭配出界发放。”

⒊  字据,军令状。

《三国演义》第六九回:“洪 曰:‘倘有疎失,若何?’ 郃 曰:‘甘当军令。’ 洪 勒了文状, 张郃 进兵。”
《三国演义》第七一回:“﹝ 洪 ﹞大怒曰:‘吾教汝休去,汝取下文状要去;今日折尽大兵,尚不自死,还来做甚!’”

国语辞典

文状[ wén zhuàng ]

⒈  告状的文书。

《三国演义·第七〇回》:「吾教汝休去,汝取下文状要去;今日折尽大兵,尚不自死,还来做甚!」

分字解释


※ "文状"的意思解释、文状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艺术在巫的时代是一种工具,巫靠它来将自己催眠进入状态,继续产生艺术,再将其他人催眠,大家共同进入一种催眠的状态。这种状态,应该是远古的真诚。宗教亦是如此。那时的艺术,是整体的,是当时最高的人文状态。

2.为了改变家族被灭门的惨剧,为了降服孱弱的人生,不爱武的文状元可以成为威震天下的将才,全都因为不屈的意志。


AI解释


词语“文状”的意思:

“文状”是指书面文件或文书,通常用于官方或正式场合,如公文、判决书、证明书等。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文状”并没有直接的解释条目,但根据上下文推测,它可能是指正式的文书或文件。

出处:

“文状”一词的出处没有确切的历史文献可以追溯,它是一个常见的书面用语,可能源于古代文书的使用。

同义词:

文书

文件

证件

公文

证明

反义词:

口头

非正式

无文状

相关词语:

文书档案

文书工作

文状簿

文状纸

文状格式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文状”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可能指的是某个正式文件或证明,用以证明某人的身份、资格或成就。例如,在某个网络故事中,主角通过一份文状证明了自己的特殊能力,从而获得了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手中拿着那份文状,显得非常自豪,因为这是他多年努力工作的最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