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ò fú
注音ㄨㄛˋ ㄈㄨˊ
繁体臥伏
词语“卧伏”的意思:
“卧伏”是一个汉语词汇,指躺着、蹲着或伏低身子。常用来形容人或动物安静地躺在某个地方不动,或以身体某一部分压着地面。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卧伏”的解释是:“伏也,躺也。如鸟兽卧伏。”
出处:
“卧伏”这个词在古代文学中多有出现,但其具体出处难以追溯,因为这是一个常用的动词。
同义词:
躺伏
卧倒
俯伏
俯卧
俯伏在地
反义词:
站立
站立不动
站直
相关词语:
卧床
卧铺
卧虎藏龙
卧薪尝胆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卧薪尝胆”是一个著名的典故,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讲述了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卧薪尝胆的故事。他为了复仇,卧在柴薪上,尝胆汁以励志,最终成功报仇。
用“卧伏”造句:
他见情况不对,立即卧伏在草丛中,小心翼翼地避开了追赶者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