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ò

握槊


拼音wò shuò
注音ㄨㄛˋ ㄕㄨㄛˋ

握槊

词语解释

握槊[ wò shuò ]

⒈  古时类似双陆的一种博戏。

⒉  唐丹阳公主下嫁薛万彻,嫌薛不聪慧,数月不与同席。唐太宗乃召高祖诸婿与薛握槊,故意皆负,因以佩刀赐之。公主喜与薛归去。见《新唐书·高祖十九女传》。后用为竞技获胜之典。

引证解释

⒈  古时类似双陆的一种博戏。

《魏书·术艺传·范宁儿》:“赵国 李幼序、洛阳 丘何奴 并工握槊。此盖 胡 戏,近入中国,云 胡 王有弟一人遇罪,将杀之,弟从狱中为此戏以上之,意言孤则易死也。”
唐 刘禹锡 《观博》:“初,主人执握槊之器……其制用骨,觚稜四均,鏤以朱墨,耦而合数,取应期月,视其转止,依以争道。”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十三》:“握槊、长行局、波罗塞、双陆,要一类也。 后魏 李邵 曰:‘ 曹植 作长行局, 胡 王作握槊,亦双陆也。’”

⒉  唐 丹阳 公主 下嫁 薛万彻,嫌 薛 不聪慧,数月不与同席。 唐太宗 乃召 高祖 诸婿与 薛 握槊,故意皆负,因以佩刀赐之。公主喜与 薛 归去。见《新唐书·高祖十九女传》。后用为竞技获胜之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妾击贼》:“呜呼!射雉既获,内人展坐;握槊方胜,贵主同车,技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分字解释


※ "握槊"的意思解释、握槊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握槊”的意思:

“握槊”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握持长矛或长枪。在古代,槊是一种长柄武器,常用于马上作战。这个词语也常用来比喻英勇善战或勇猛果敢。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握槊”这个词语,但根据语境推测,其解释可能与握持武器有关。

出处:

“握槊”这个词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其中描述了淮阴侯韩信的英勇事迹。

同义词:

握枪、执槊、持槊

反义词:

躲避、退缩

相关词语:

槊:古代长柄武器

槊骑:擅长使用槊的骑兵

槊战:使用槊进行的战斗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关“握槊”的典故主要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关于韩信的故事。韩信是西汉初年的一位杰出军事家,他曾经握槊冲锋陷阵,勇猛无比,被誉为“兵仙”。

造句:

在古代战场上,他握槊冲锋,所向披靡,成为了敌军闻风丧胆的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