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都


拼音wú dū
注音ㄨˊ ㄉㄨ

繁体吳都

吴都

词语解释

吴都[ wú dōu ]

⒈  指春秋吴国的都城。在今之江苏苏州。

⒉  指三国吴的都城建业。即今江苏南京市。

引证解释

⒈  指 春秋 吴国 的都城。在今之 江苏 苏州。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入 卫国 而乘轩,出 吴 都而倾市。”

⒉  指 三国 吴 的都城 建业。即今 江苏 南京市。

《文选·左思<吴都赋>》 刘逵 题解:“后汉 末, 孙权 乃都於 建业,亦号 吴。”

国语辞典

吴都[ wú dū ]

⒈  地名:(1)​ 在今江苏省吴县,因春秋时吴国以此为都城而得名。(2)​ 三国时孙权建国,以建业为都,号称吴都。晋左思有〈吴都赋〉。

分字解释


※ "吴都"的意思解释、吴都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吴都”的意思:

“吴都”是指古代吴国的都城,即现在的江苏省苏州市。在历史上,吴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强国,其都城位于今苏州一带,因此“吴都”也特指苏州。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吴都”可能没有专门的条目,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吴国之都城”。

出处:

“吴都”一词最早见于《史记》等古代文献,其中记载了吴国的历史和其都城的位置。

同义词:

吴都的同义词有“吴国”、“吴邑”、“姑苏”(姑苏是苏州的古称)。

反义词:

没有特别明确的反义词,因为“吴都”特指吴国的都城,而反义词通常是指与原词意义相反的词。

相关词语:

苏州、姑苏、吴国、春秋、诸侯、城池、历史、文化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吴都”的典故较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故事,以及苏州园林和丝绸文化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吴都的古典园林,如拙政园、留园等,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