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格


拼音wù gé
注音ㄨˋ ㄍㄜˊ

物格

词语解释

物格[ wù gé ]

⒈  谓事理得到穷究。

引证解释

⒈  谓事理得到穷究。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 集注:“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
宋 储泳 《祛疑说》:“大抵行持正法不过正心诚意而物格,本无心於奇怪之应,非如邪法之专於愚世骇俗、耸动见闻也。至於召雷而雷,祷雨而雨,此亦诚通物格之玅,自然而已,岂容以人伪参之哉!”

分字解释


※ "物格"的意思解释、物格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物格”:

意思:物格指的是对事物进行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的能力。在哲学上,它强调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物格”一词,但“物”和“格”在字典中均有解释。“物”指事物、物品,“格”有格式、规格、规格式等意思。

出处:《礼记·大学》中有“格物致知”的表述,意指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来达到认知的目的。

同义词:物识、物鉴、物究

反义词:物疏、物盲、物惑

相关词语:格物致知、物我两忘、物极必反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一个与“物格”相关的网络故事是关于一位学者通过深入研究自然,最终达到了对事物本质的全面理解。这位学者名叫李时中,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得到了一本古籍,书中记载了许多关于自然规律的知识。李时中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不断研究和实践,最终他成功地掌握了古籍中的奥秘,成为了一位真正的“物格大师”。

造句:

他通过对历史的深入研究,具备了极高的物格,能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出规律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