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ú kǒu páo
注音ㄨˊ ㄎㄡˇ ㄆㄠˊ
繁体無口匏
⒈ 没口葫芦。宋贤相李沆素寡言,时称之“无口匏”。
⒈ 没口葫芦。 宋 贤相 李沆 素寡言,时称之“无口匏”。
引宋 文莹 《续湘山野录》:“李相 简穆公 沆,尝被同年 马亮 责之曰:‘外议以兄为无口匏。’公笑曰:‘吾居政府,然无长才,但中外所陈利害,一切报罢,聊以此补国尔。’”
《宋史·李沆传》:“沆 为相,接宾客,常寡言。 马亮 与 沆 同年生,又与其弟 维 善,语 维 曰:‘外议以大兄为无口匏。’ 维 乘间达 亮 语, 沆 曰:‘吾非不知也。’”
词语“无口匏”是一个较为冷僻的词语,它的意思是指没有口子的葫芦。在古代,葫芦常被用来装酒或水,因此“无口匏”也可以比喻为没有瑕疵或缺陷的东西。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收录“无口匏”这个词语,因此没有直接的康熙字典解释。
出处:
“无口匏”并非出自经典文学作品,而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少见的成语或俗语。
同义词:
完美无瑕
纯洁无瑕
完璧无瑕
反义词:
瑕疵百出
破绽百出
缺点重重
相关词语:
匏瓜:葫芦的一种,可以用来制作乐器或容器。
匏樽:古代用葫芦做的酒器。
匏壶:用葫芦做的水壶。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无口匏”并非出自经典文学作品,因此没有广为人知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件艺术品经过工匠的精心打磨,宛如无口匏一般,完美无瑕,令人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