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力


拼音wù lì
注音ㄨˋ ㄌ一ˋ
词性名词

物力

词语解释

物力[ wù lì ]

⒈  可供使用的全部物资。

物力必屈。——汉·贾谊《论积贮疏》
身以外之物力。——[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物力资源。

material resources; material;

引证解释

⒈  可供使用的物资。

《汉书·食货志上》:“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兵镇所处,物力必全。”
《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这又是不知物力艰难的孩子话了。”
冰心 《我的学生》:“物力还应当爱惜,何况人力?”

⒉  辽 金 元 时代的一种杂税。

《金史·食货志一》:“租税之外,算其田园、屋舍、车马、牛羊、树艺之数及其藏鏹多寡徵钱,曰物力。”

⒊  指负担这种杂税的户。

《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物力等户尽充军站,中间抛下,上户其能有几?”

国语辞典

物力[ wù lì ]

⒈  物资与人力。

《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兵镇所处,物力必全。」

英语physical resources (as opposed to labor resources)​

德语materielle Ressourcen, Ressourcen, Material (V)​

法语ressource matérielle

分字解释


※ "物力"的意思解释、物力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惟艰。

2.“当时国家正百废待兴,百业待举,需要一份高端周刊为改革摇旗呐喊,而新华社的自身定位,以及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完全可担当这份责任。

3.当然,米饭也是不可以浪费的,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结果:所构建三维模型,逼真反映弓齿形状记忆合金接骨器的真实形态及生物力学行为,可以进行相应的力学运算。

5.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成由勤俭破为奢,10.31世界勤俭日祝你今生美德随行。

6.一百零四、战争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对比,也是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是各种力量的总决赛。要保障战争的胜利,一定要把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力量组织好;战争的哪一方面多动员些力量,哪一方面就多一层胜利的保障。

7.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8.物力唯艰,大家要珍惜资源,切忌暴殄天物。

9.如果八大家族,想要弄颗八级魔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还要精心策划,耐心等待八级魔兽上圈套,断掉它能逃跑的所有退路。

10.这些地区的农业管理员不辞辛苦,积极寻找水源,调集人力、物力以最快的速度建设抽水站,赶在插秧期结束之前保证水田的水源供应。


AI解释


词语“物力”的意思:

“物力”指的是物质的力量或物质资源,通常指用于生产、建设、生活等方面的物质条件。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物力”条目解释为:“物力,物资之力也。凡百事业,皆赖物力以为本。”

出处:

“物力”一词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它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尤其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

同义词:

物资

物产

资源

力量

功力

反义词:

穷困

贫乏

空虚

贫穷

贫瘠

相关词语:

物资储备

物资供应

物力资源

物力消耗

物力投资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中,有关“物力”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与资源、物资相关的成语或故事,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意指再聪明的人,如果没有必要的物资,也无法完成工作。

用这个词语造句:

我国在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物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