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木


拼音wū mù
注音ㄨ ㄇㄨˋ

繁体烏木

乌木

词语解释

乌木[ wū mù ]

⒈  木名。又名乌文木。常绿乔木,产于热带地区。木质坚实细致,色黑,可制精致的器具和工艺品。

引证解释

⒈  木名。又名乌文木。常绿乔木,产于热带地区。木质坚实细致,色黑,可制精致的器具和工艺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乌木》:“出 海南、云南、南番。叶似椶櫚,其木漆黑,体重坚緻。”
清 李调元 《南越笔记·乌木》:“乌木, 琼州 诸岛所产。土人折为箸,行用甚广。 《志》称出 海南,一名角乌,色纯黑,甚脆。有曰茶乌者,自番舶,质坚实,置水则沉。其他类乌木者甚多,皆可作几杖,置水不沉,则非也。”
徐迟 《财神和观音》:“﹝ 格莱泰 ﹞又摸出了一支乌木镶金的烟咬嘴。”

国语辞典

乌木[ wū mù ]

⒈  质硬而重的黑色木材。

⒉  植物名。柿树科柿树属,常绿乔木。叶互生,平滑无毛;花单性,淡黄色;赤黄色球 形果实。材质乌黑坚实,有光泽,可用来制造精致的器具和工艺品。原产于东印度和马来半岛,现分布于印度、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印尼等地。

分字解释


※ "乌木"的意思解释、乌木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牌九每副有32张,用骨头、象牙、竹子或是乌木制成,每张牌呈长方形,正面分别刻有以不同方式排列的由2到12的点子。


AI解释


词语“乌木”的意思:

“乌木”是一种硬木,木材颜色深黑,常用于制作家具、雕刻等工艺品。它具有耐腐蚀、抗虫蛀的特性,是中国传统的珍贵木材之一。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乌木”的解释为:“木名,其色深黑,可以为器用。”

出处:

“乌木”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如《诗经·小雅·采采》有“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陟彼高冈,析彼乌木。”之句。

同义词:

漆木、乌心木、乌柏

反义词:

浅木、白木

相关词语:

乌木家具、乌木雕刻、乌木工艺品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乌木在我国古代被赋予了很多寓意,如象征富贵、神秘、坚固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关于乌木的故事《乌木奇缘》。故事讲述了一个乌木匠人用乌木雕刻出一把神奇的宝剑,帮助皇帝平定天下,成为了一段脍炙人口的传说。

网络故事《乌木奇缘》梗概:

古代有一位乌木匠人,他技艺高超,雕刻的乌木工艺品备受皇帝赏识。一次,皇帝为了寻找一把可以平定天下的宝剑,派使者遍访天下,寻求乌木匠人的帮助。乌木匠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一块稀世珍宝——乌木,并以此雕刻出一把神奇的宝剑。宝剑不仅锋利无比,还能呼风唤雨。在乌木匠人的帮助下,皇帝平定了天下,乌木匠人也被封为“乌木大王”。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老工匠用乌木雕刻了一幅精美的佛像,放置在案桌上,显得格外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