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ú sì zǐ
注音ㄨˊ ㄙˋ ㄗˇ
繁体無食子
⒈ 亦作“无石子”。
⒉ 乔木名,产于中东沙漠地带。树形似柽,果实可食,亦可入药。
⒈ 亦作“无石子”。乔木名,产于 中东 沙漠地带。树形似柽,果实可食,亦可入药。
引《周书·异域传下·波斯》:“﹝ 波斯国 ﹞土出名马及駞……无食子、盐緑、雌黄等物。”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无石子,生 波斯国,呼为摩贼树。高六七丈,围八九尺。叶似桃叶而长,三月开花,白色,心微红。子圆如弹丸,初青,熟乃黄白……入药用。”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无食子》﹝集解﹞引 苏恭 曰:“无食子生 西戎 沙磧间。树似檉。”
词语“无食子”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意思是指没有可以吃的食物,形容食物匮乏或食物稀缺的状态。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未收录“无食子”一词,因此没有具体的康熙字典解释。
出处:
“无食子”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有所提及,但具体出处难以考证。
同义词:
1. 食尽
2. 食乏
3. 食尽援绝
反义词:
1. 食足
2. 食丰
3. 食足无忧
相关词语:
1. 饥荒
2. 饥饿
3. 饥民
4. 食不果腹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无食子”不是广泛流传的词汇,因此没有与之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用“无食子”造句:
在荒年时期,百姓们纷纷外出讨生活,家中只剩下无食子,孩子们饿得哭闹不止。
这个句子通过使用“无食子”这个词汇,形象地描绘了荒年时期的食物匮乏和生活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