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吴太伯吴太伯的意思
tài

吴太伯


拼音wú tài bó
注音ㄨˊ ㄊㄞˋ ㄅㄛˊ

繁体吳太伯

吴太伯

词语解释

吴太伯[ wú tài bó ]

⒈  亦作“吴大伯”。

⒉  周古公亶父(太王)长子,仲雍、季历之兄。太王欲传位季历及其子昌(即周文王),太伯乃与仲雍出逃至荆蛮,号勾吴。后因以称出亡而让君位与弟者。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吴大伯”。 周 古公亶父 ( 太王 )长子, 仲雍、季历 之兄。 太王 欲传位 季历 及其子 昌 (即 周文王 ), 太伯 乃与 仲雍 出逃至 荆蛮,号 勾吴。后因以称出亡而让君位与弟者。参阅《史记·吴太伯世家》。

《左传·闵公元年》:“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 吴大伯,不亦可乎?”
《国语·晋语一》:“君得其欲,太子远死,且有令名,为 吴太伯,不亦可乎?”
韦昭 注:“太伯 让 季歷,远适 吴 越,后 武王 追封为 吴伯,故曰 吴太伯。”
《新唐书·李泌传》:“建寧王 诚贤,然 广平 冢嗣,有君人量,岂使为 吴太伯 乎?”

分字解释


※ "吴太伯"的意思解释、吴太伯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吴太伯”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吴国的始祖太伯。下面是关于这个词语的详细解释:

意思:

吴太伯,指古代吴国的始祖太伯,是周朝的一个贵族,因为不愿继承王位而让位给弟弟仲雍,后来迁居到江苏无锡,成为吴国的奠基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未直接收录“吴太伯”一词,但根据其内容,可以推断“吴太伯”与吴国历史和太伯个人事迹有关。

出处: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了太伯让位给弟子的故事。

同义词:

太伯、吴太伯公

反义词:

相关词语:

吴国、太伯让位、吴文化、吴越争霸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吴太伯让位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甚广,成为兄弟友爱的典范。网络上有关吴太伯的故事或典故,多以“太伯让位”为主题,讲述太伯为了让位给弟弟仲雍,放弃王位,迁居吴地的故事。

网络故事示例:

“太伯让位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兄弟之间的情谊是无价的,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亲人,和睦相处。”

造句:

太伯为了让位给弟弟,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成为吴国的奠基人,他的高尚品德被后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