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gmáo

香茅


拼音xiāng máo
注音ㄒ一ㄤ ㄇㄠˊ

香茅

词语解释

香茅[ xiāng máo ]

⒈  一种禾草,具有强壮习性和大型的复合花序,被栽培于热带地区(如西印度群岛),作为香茅油的一种来源;蜿蜒香茅,东印度群岛的一种近缘禾草( C.flexuosus ),也是香茅油的一种来源。

lemongrass;

引证解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扁平,长而宽。圆锥花序。生长在热带地区。茎和叶子可以提取香茅油,用做香水的原料。

晋 左思 《吴都赋》:“纶组紫絳,食葛香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县( 泉陵县 )有香茅,气甚芬香。”
唐 王维 《文杏馆》诗:“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白茅》:“香茅一名菁茅,一名琼茅,生 湖南 及 江 淮 间,叶有三脊,其气香芬。”

国语辞典

香茅[ xiāng máo ]

⒈  植物名。禾本科香茅属,多年生草本。全草有特殊之香气。叶长而扁,圆锥花序。茎叶可提炼成香茅油,为香水的原料。

英语lemon grass (Cymbopogon flexuosus)​

德语Zitronengras (S)​

法语citronnelle

分字解释


※ "香茅"的意思解释、香茅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香茅”的意思:

香茅,指一种植物,学名Cymbopogon,属于禾本科香茅属。香茅叶子含有特殊的香气,常用于烹饪、制作香薰、驱蚊等。香茅在东南亚地区尤为常见,常被用于烹饪各种菜肴,尤其是泰国菜。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收录“香茅”一词,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香气浓郁的茅草”。

出处:

香茅的出处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根据其用途和分布,可以推测其起源于东南亚地区。

同义词:

香茅的同义词有:香茅草、茅香、香草等。

反义词:

香茅的反义词较少,可以理解为“无香”或“臭”。

相关词语:

香茅油、香茅茶、香茅粉、香茅酒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香茅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想象,香茅作为一种具有特殊香气的植物,可能在一些关于自然、烹饪或文化的网络故事中出现。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泰国餐厅里,我品尝了一道香茅炒鸡肉,香气扑鼻,味道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