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ǎng yí
注音ㄒ一ㄤˇ 一ˊ
繁体餉遺
⒈ 亦作“餉遗”。
⒉ 馈赠。
⒈ 亦作“饟遗”。馈赠。
引《东观汉记·李恂传》:“无田宅财产,居山泽,结草为庐,餉遗无所受。”
《北史·辛术传》:“及定 淮南,凡诸貲物,一毫无犯……及还朝,颇以饟遗贵要,物议以此少之。”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送故迎新,吏人疲於道路,四方守宰餉遗,一年咸数百万。”
⒈ 馈赠。
引《南齐书·卷五六·幸臣传·吕文显传》:「四方饷遗,岁各数百万。」
词语“饷遗”的意思:
“饷遗”是一个汉语词汇,指赠送财物或物品给他人,通常用于表示对他人帮助或恩情的回报。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饷遗”词条的解释为:“赠送也。遗,送也。”
出处:
“饷遗”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常见于古代文献、诗词中,如《史记》、《汉书》等。
同义词:
赠送、馈赠、赠予、施舍、布施等。
反义词:
克扣、贪污、剥夺、剥夺等。
相关词语:
馈赠、施舍、布施、赏赐、捐助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中,关于“饷遗”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提及的是,在古代,一些官员为了讨好上级或显示自己的慷慨,常常会进行饷遗,这种现象在《红楼梦》中也有所体现。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为了感谢老板的提携,特意准备了丰厚的饷遗,以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