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gyuē

乡约


拼音xiāng yuē
注音ㄒ一ㄤ ㄩㄝ

繁体鄉約

乡约

词语解释

乡约[ xiāng yuē ]

⒈  犹言乡规民约。适用于本乡本地的规约。

⒉  明清时乡中小吏。由县官任命,负责传达政令,调解纠纷。

引证解释

⒈  犹言乡规民约。适用于本乡本地的规约。

《宋史·吕大防传》:“﹝ 吕氏 ﹞尝为《乡约》曰:‘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卹。’”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词林·乡绅异法》:“﹝ 罗一峯 ﹞未几復官,请告里居,立乡约以整顿风俗,其法甚严,莫敢不遵。”
《儒林外史》第四八回:“﹝ 王玉辉 ﹞要纂三部书嘉惠来学。 余大先生 道:‘是那三部?’ 王玉辉 道:‘一部礼书,一部字书,一部乡约书。’”

⒉  明 清 时乡中小吏。由县官任命,负责传达政令,调解纠纷。

《儒林外史》第六回:“族长 严振生,乃城中十二都的乡约。”
《老残游记》第十五回:“﹝ 魏老儿 ﹞连忙跑来看时,却好乡约、里正俱已到齐。”
沙汀 《丁跛公》:“丁跛公 是 穆家沟 的乡约。”

国语辞典

乡约[ xiāng yuē ]

⒈  同乡的人共同遵守的规约。

《宋史·卷三四〇·吕大防传》:「尝为乡约曰:『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⒉  乡里中掌理公共事务的人。

《老残游记·第四回》:「派了八个人,东南西北,一面两匹马把住,不许一个人出去,将地保、乡约等人叫起。」

分字解释


※ "乡约"的意思解释、乡约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安清匪会中人视为逋逃之薮,时出行动,聚党日众,挟嫌逞凶,…架杀营兵、乡约,戕害线勇作恶多端。


AI解释


词语“乡约”的意思:

“乡约”是指在一定乡村区域内,由村民共同制定并遵守的规章、公约或者乡规民约,旨在维护乡村社会的秩序和和谐。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乡约”的解释可能涉及它的起源、意义和历史背景,但由于康熙字典是古代汉语字典,具体的解释可能较为简略。通常,“乡约”在字典中的解释会提到它是乡村社会的规章或公约。

出处:

“乡约”作为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特别是在封建社会的乡村管理中,乡约作为一种民间自治的组织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同义词:

乡规

民约

社约

反义词:

无规无矩

无序

相关词语:

乡规民约

村规民约

社会公约

民间法典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乡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网络上有许多与之相关的故事和典故。例如,一些古代的乡约故事可能会被改编成现代的网络小说或者短视频,讲述乡村中的道德故事和人际交往。

造句:

为了促进乡村和谐,村民们共同制定了乡约,规定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共同维护村庄的清洁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