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ān mǐ
注音ㄒ一ㄢ ㄇ一ˇ
繁体秈米
词性名词
词语“籼米”的意思:
籼米,指一种稻米,与粳米相对,其特点是粒形细长,煮熟后粘性较小。籼米主要产于中国南方,尤其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籼”字的解释为:“籼,稻属,粒长而粘者。”这里的“籼”即指籼米。
出处:
籼米的种植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周礼·天官》中就有关于籼米的记载。
同义词:
粳米、糯米、白米等。
反义词:
糯米、粘米等。
相关词语:
稻谷、稻种、稻苗、稻花、稻穗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籼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的是,籼米在南方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在湖南等地,籼米是制作米粉、粽子等传统美食的主要原料。
用这个词语造句:
“奶奶做的粽子味道鲜美,全是籼米和红枣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