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otǒng

萧统


拼音xiāo tǒng
注音ㄒ一ㄠ ㄊㄨㄥˇ

萧统

词语解释

⒈  南朝梁文学家。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梁武帝长子,被立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号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曾招集文士编成《文选》,为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诗文总集。

分字解释


※ "萧统"的意思解释、萧统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词句究竟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萧统

2.者,一时鄙薄萧统之偏辞耳,盖东坡亦自悔其失言也。

3.萧统此评一出,如空谷足音,即成千年不刊之论。

4.萧统此评一出,如空谷足音,即成千年不刊之论。


AI解释


词语“萧统”:

意思:萧统是南朝梁的文学家,字德施,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三子,也是南朝梁的太子。在文学上,萧统以编纂《文选》而闻名,这部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未直接收录“萧统”二字作为词条,但提及了萧统为南朝梁太子,有编纂《文选》的功绩。

出处:《梁书》、《南史》等史书有关于萧统的记载。

同义词:无特别直接的同义词,但可指代南朝梁的太子。

反义词:无直接的反义词。

相关词语:太子、文选、南朝梁、萧衍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萧统编纂《文选》的故事较为著名,他挑选了当时文人的优秀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造句:萧统在太子时期就展现出卓越的文学才能,他编纂的《文选》至今仍被视为文学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