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é lǐng
注音ㄒ一ㄝˊ ㄌ一ㄥˇ
繁体協領
⒈ 清代武官名,位在副都统下,佐领上。
⒉ 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领导人员名称,犹言副首领。
⒈ 清 代武官名,位在副都统下,佐领上。
引《清会典·兵部三·尚书侍郎职掌》:“盛京、吉林、黑龙江、福州 水师别为营,将军辖焉,凡总管二人,协领二人。”
⒉ 清 末革命团体光复会领导人员名称,犹言副首领。
引清 陶成章 《浙案纪略·列传三》:“分‘光復会’职员为十六级……例如黄字为首领,首领五人,即以推 锡麟(徐锡麟 )等。祸字为协领,无定员, 瑾(秋瑾 )自居协领。”
词语“协领”的意思:
“协领”是清朝官职名,属于中级武官,主要负责协助统领或副统领管理一定区域内的军事事务。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协领”作为官职名收录,但没有具体的解释,因为《康熙字典》主要是收录汉字及其释义,而官职的详细解释往往在其他史书或官方文献中记载。
出处:
“协领”这个官职名出自清朝,是清朝武官体系中的官职。
同义词:
协统
副统领
反义词:
统领
领导
相关词语:
武官
官职
军事
管理区域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协领”是一个历史官职,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不过,可以联想到的是关于清朝历史的一些故事,例如关于清朝皇帝如何任命和调整官员的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清朝时期,协领张大人负责协助统领管理边疆的军事防务,他英勇善战,深得百姓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