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ǐng

醒目


拼音xǐng mù
注音ㄒ一ㄥˇ ㄇㄨˋ
词性形容词


醒目

词语解释

醒目[ xǐng mù ]

⒈  显明突出,引人注意。

(of written words or pictures)catch the eye; attract attention; be striking;

引证解释

⒈  谓睁眼不眠。

宋 梅尧臣 《永叔赠酒》诗:“一夕復一夕,醒目常不眠。”

⒉  显眼,引人注目。

清 程麟 《此中人语·神船》:“遂登舟,伏船头上舱中眺望,模糊不甚醒目。”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八章:“代表们都穿上新分的较为醒目的衣裳。”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四章:“这里插着一个很大的木牌,写着醒目的大字。”

⒊  谓使眼目清新。

郭小川 《中国的秋天》诗:“面对这无限风光,怎能不醒目动心!”

⒋  即醒木。参见“醒木”。

清 范述祖 《杭俗遗风》:“大书,一人独説,不用傢伙,惟有醒目一块,纸扇一把。”

国语辞典

醒目[ xǐng mù ]

⒈  形象鲜明,引人注意。也作「醒眼」。

如:「红色的标题很醒目。」

夺目 精明 耀眼

懵懂

⒉  张目不眠。

宋·梅尧臣〈永叔赠酒〉诗:「一日复一夕,醒目常不眠。」

英语eye-grabbing (headline)​, striking (illustration)​

德语ins Auge fallen (V)​, knallig (Adj)​

法语frappant, voyant

分字解释


※ "醒目"的意思解释、醒目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一代一直被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甚而有之,许多在校老师在给他们批改论文和考卷时,都不敢使用刺激醒目的红墨水笔。

2.谁都不想做默默无闻的星辰去陪衬别人,都想成为醒目、耀眼的太阳和众星相捧的明月。所以,人们都奔走在求取功名的路上,有的人甚至为了功名而不择手段,为了图一个虚名而误入歧途。

3.别墅深藏在一座庭院内,正面是大门,左中右三面都是二层小楼,院子中央是花坛,一棵挺拔的棕榈树分外醒目。

4.云锦图案布局严谨、丰满端庄,设色浓艳醒目,姹紫嫣红,斑驳陆离,光彩夺目。

5.这种为了确认个体生命的价值,为了表现自身的人格、才情和创造性的超越功利的谑浪笑傲,正成为了王仁杰剧作人性刻写的醒目标记。

6.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柳树深深扎在泥土里的根,那它们看起来虬劲有力,仿佛要把它的身躯牢牢地屹立在那里一样。有的树根盘根错节,十分醒目,它高高地突出地面,好像要把人绊倒似的。

7.改造后的南湖路分车带上新安装了66盏中国结景观灯,在葱翠欲滴的植物衬托下,格外醒目。

8.别墅深藏在一座庭院内,正面是大门,左中右三面都是二层小楼,院子中央是花坛,一棵挺拔的棕榈树分外醒目。

9.在企业的冷食生产厂区,记者和消费者看到,贮藏量达5000吨的冷库以及日处理量达2000吨的污水处理设备格外醒目。

10.但门前两道醒目的白色封条却将这雕栏画栋无情封禁,门口亦有数名玄衣带甲的侍卫把守。


AI解释


词语“醒目”的意思:

“醒目”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非常明显,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通常用来形容颜色、字体、标志等,使其显得突出,引人注目。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没有对“醒目”进行单独解释,因为“醒目”作为一个常用的词语,其意义较为明确,可以由其组成的字“醒”和“目”来解释。

“醒”(xǐng):清醒,不昏迷。

“目”(mù):眼睛,也泛指视觉。

所以,“醒目”在康熙字典的解释中,可以理解为眼睛清醒,易于看清,引申为明显,引人注目。

出处:

“醒目”这个词语的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它的用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和日常生活中。例如,在古代小说中,描述某物或某人的特点时,常用“醒目”来形容。

同义词:

引人注目

显眼

突出

明显

反义词:

隐蔽

淡薄

暗淡

难以察觉

相关词语:

显眼

明显

引人瞩目

鲜明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中,“醒目”这个词语常被用于形容某些搞笑、有趣或者有创意的内容。例如,某个搞笑视频因为其内容独特、引人发笑而被网友称为“醒目搞笑视频”。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那个红色的标志设计得非常醒目,从远处就能看到。

2. 这篇文章的观点非常醒目,让人印象深刻。

3. 演员的表演非常出色,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非常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