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罴

词语解释
熊罴[ xióng pí ]
⒈ 熊和罴。皆为猛兽。因以喻勇士或雄师劲旅。
⒉ 指生男之兆。语本《诗·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
⒊ 指帝王得贤辅。典出《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载与俱归,立为师。”西伯,指周文王。
⒋ 比喻贪残的人。
引证解释
⒈ 熊和罴。皆为猛兽。因以喻勇士或雄师劲旅。
引《书·牧誓》:“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
《书·康王之诰》:“则亦有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胜残去杀,上冯宗庙之威;禁暴戢姦,下藉熊羆之用。”
元 朱守谅 《秋夜偶成》诗:“暂止熊羆消大暑,秋深云合殄妖氛。”
黄燮清 《黄天荡怀古》诗:“八千劲旅走熊羆,曾断 金 人十万师。”
⒉ 指生男之兆。
引语本《诗·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维熊维羆,男子之祥。”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而顷皇子连多夭逝,熊羆之祥,又未感应羣下之心,莫不悒戚。”
唐 李群玉 《哭小女痴儿》诗:“平生未省梦熊羆,稚女如花坠晓枝。”
明 谢谠 《四喜记·大宋毕姻》:“更须夸兰玉祥开,何必虑熊羆占缓。”
⒊ 西伯,指 周文王。
引典出《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 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羆,所获霸王之辅’。於是 周 西伯 猎,果遇 太公 於 渭 之阳,与语大説……载与俱归,立为师。”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燕王 买骏骨, 渭老 得熊羆。”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舟檝 商巖 命,熊羆 渭水 占。”
⒋ 比喻贪残的人。
引《楚辞·刘向<九叹·愍命>》:“麒麟奔于九皋兮,熊羆羣而逸囿。”
王逸 注:“熊羆,猛兽,以喻贪残也。”
国语辞典
熊罴[ xióng pí ]
⒈ 熊和罴。
引《书经·禹贡》:「熊罴狐狸,织皮。」
唐·柳宗元〈钴鉧潭西小邱记〉:「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⒉ 比喻勇士或军队。
引唐·杨烱〈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胜残去杀,上凭宗庙之威;禁 暴戢奸,下藉熊罴之用。」
⒊ 比喻辅君的贤臣。
引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
宋·王安石〈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舟楫商岩命,熊罴渭水占。」
分字解释
※ "熊罴"的意思解释、熊罴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步出夏门行冬十月,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鹍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钱鎛停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贾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I解释
词语“熊罴”指的是熊的一种,通常指的是黑熊,也可以泛指熊类动物。它是一种大型哺乳动物,体型庞大,力气强大,性格凶猛。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熊罴”通常指的是黑熊,是一种生活在森林中的大型动物,体毛以黑色为主,也有黄棕色的种类。字典中对“熊罴”的解释是:“熊,兽名,大者曰罴。”
出处
“熊罴”的用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等。在《诗经·小雅·北山》中有“熊罴为邻,豺狼为伴”的诗句。
同义词
熊黑
熊瞎
熊熊
反义词
鸟兽
相关词语
熊猫
熊猫血
熊猫基地
熊猫眼镜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熊罴”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较少见,但有时会被用来形容某些行为或特征。比如,形容某人勇猛无比,可能会说“他的胆子比熊罴还大”。
造句
在原始森林里,熊罴悠然自得地穿梭在树木之间,成为了这片神秘土地的象征。
以上是根据您提供的信息编写的关于“熊罴”的全面解释和造句。
相关词语
- xióng māo熊猫
- hēi xióng黑熊
- xióng xióng熊熊
- xióng shì熊市
- xióng xì熊戏
- xióng huán熊环
- xióng guǎn熊馆
- xióng chī熊螭
- xióng zú熊足
- shì xióng饰熊
- xióng mèng熊梦
- xióng tāo bào lüè熊韬豹略
- yī hú zuò xióng衣狐坐熊
- xióng jīng niǎo shēn熊经鸟申
- huáng xióng黄熊
- xióng yú熊鱼
- xióng wán熊丸
- xuán xióng玄熊
- xiāo xióng消熊
- jiā xióng豭熊
- māo xióng猫熊
- xióng yán熊岩
- xióng pí熊罴
- xióng pí熊罴
- xióng kē熊科
- gǒu xióng狗熊
- xióng jīng熊经
- fēi xióng非熊
- huàn xióng浣熊
- xióng yī熊衣
- xiǎo xióng māo小熊猫
- xióng wēi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