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ōng wài xīn zàng jǐ yā
注音ㄒㄩㄥ ㄨㄞˋ ㄒ一ㄣ ㄗㄤˋ ㄐ一ˇ 一ㄚ
⒈ 采用人工方法帮助心脏跳动,维持血液循环,最后使病人恢复心跳的一种急救技术。适用于触电、溺水、心脏病等引起的心跳骤停。两手重叠,在胸骨正中相当于两乳中间,用手掌根部用力向下挤压,使胸骨下陷3胸外心脏挤压4厘米,然后放松。这样反覆进行,成人每分钟60胸外心脏挤压80次,直至送到医院。如挤压后患者面色好转,颈部能摸到脉搏,测得血压,说明心跳已恢复,可停止挤压。
词语“胸外心脏挤压”是指对心脏位于胸腔内的患者进行的一种急救措施。在心脏停止跳动时,通过施加压力于患者的胸骨,使心脏产生节律性的压缩和扩张,以此来恢复心脏的血液循环。
康熙字典解释
由于“胸外心脏挤压”这个词语并不是传统汉语中的词汇,它起源于现代医学,因此在康熙字典中没有对应的解释。
出处
这个词语的出处通常与医学和急救知识相关,主要来源于现代医学和急救教材。
同义词
心肺复苏
胸部按压
反义词
心脏手术
药物复苏
相关词语
急救
心脏骤停
胸部按压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胸外心脏挤压这个概念在网络上的一些故事中常被提及,尤其是涉及突发心脏病救治的场景。比如,一个网民在讲述自己遇到心脏病发作的人,并成功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挽救其生命的经历。
造句
在一次户外运动中,突然有一位中年男士晕倒在地,众人立刻为他进行了胸外心脏挤压,并及时叫来救护车,终于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