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洗三


拼音xǐ sān
注音ㄒ一ˇ ㄙㄢ

洗三

词语解释

洗三[ xǐ sān ]

⒈  旧俗,婴儿出生后第三天给婴儿洗澡。

如今小儿洗三,古为之“汤饼会”。——《儿女英雄传》

custom of giving bath to baby on its third day;

引证解释

⒈  旧俗婴儿出生后第三天洗澡。参见“洗儿”。

《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看孩子‘洗三’的亲眷们,也有银子的,也有铜钱的,厚薄不等,都着在盆里,叫是‘添盆’。”
《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如今小儿洗三下麵,古谓之‘汤饼会’。”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桂升 的娘:三朝我再来洗三。”

国语辞典

洗三[ xǐ sān ]

⒈  旧俗婴儿出生后第三天的沐浴。也作「洗儿」。

《金瓶梅·第三〇回》:「李大姐养的这孩儿,甚是脚硬,到三日洗了三,就起名叫做官哥儿罢!」

德语feierliche Waschung des Neugeborenen am dritten Tage (S)​

分字解释


※ "洗三"的意思解释、洗三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抖衣,甩袖,阔步,倾诉,苍苍茫茫,汤汤水水,浑浑沌沌,汁汁浆浆,他用大老碗粗瓷盆端着山野菜,没有羞怯,不用淘洗三番两次,更没了匠气和做作。

2.抖衣,甩袖,阔步,倾诉,苍苍茫茫,汤汤水水,浑浑沌沌,汁汁浆浆,他用大老碗粗瓷盆端着山野菜,没有羞怯,不用淘洗三番两次,更没了匠气和做作。


AI解释


词语“洗三”的意思:

“洗三”是中国传统风俗中的一种仪式,通常指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举行的洗澡仪式。这个仪式认为可以洗去婴儿身上的胎毒和不幸,预示着婴儿健康成长。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洗三”这个词,但根据其含义,可以推测在古代文献中可能涉及类似的概念,即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进行的清洁仪式。

出处:

“洗三”的具体出处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它是民间风俗的一部分,普遍存在于中国各地的传统文化中。

同义词:

洗浴

洗禳

洗去污秽

反义词:

不洁

腐败

相关词语:

胎毒

健康成长

生育习俗

仪式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洗三”作为一个传统习俗,并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关联,但它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婴儿健康的美好祝愿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婴儿的洗三仪式上,全家人都聚集在一起,共同见证了宝宝的第一场洗礼,希望他能健康成长,远离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