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ānzhèng

宣政


拼音xuān zhèng
注音ㄒㄨㄢ ㄓㄥˋ

宣政

词语解释

宣政[ xuān zhèng ]

⒈  宣扬政教。唐·长安宫殿名。在大明宫内,凡隆重仪式,多于此举行。宋徽宗年号政和、宣和的并称。亦借指宋徽宗。

引证解释

⒈  宣扬政教。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若此后,诸处县令特有课最可旌尚者,宜就迁一官,更留三载,庶其宣政者,可以成俗;其侥倖者,自从朝典。如此行之,三五年中,天下县政可澄清矣。”

⒉  唐 长安 宫殿名。在 大明宫 内,凡隆重仪式,多于此举行。

唐 韩愈 《论佛骨表》:“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 宣政 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

⒊  宋徽宗 年号 政和、宣和 的并称。亦借指 宋徽宗。

宋 王庭珪 《题宣和御画》诗:“长安 老人眼曾见, 万岁山 头翠华转。恨臣不及 宣 政 初,痛哭天涯观画图。”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之三:“亦有曇首帖,不辨作雁行。云景睿思物, 宣 政 旧所藏。”

分字解释


※ "宣政"的意思解释、宣政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元世祖创立行省分寄式中央集权,直接统辖云南、东北等边地,还以帝师领宣政院“政教合一”体制将吐蕃纳入中国版图。


AI解释


词语“宣政”的意思:

“宣政”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宣示政令、宣布政事或处理政务。它强调的是政治权力的行使和政策的公布。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宣政”的解释为:宣,宣告;政,政事。宣政,即宣告政事。

出处:

“宣政”这个词语的出处很广,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和史书。在《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关于宣政的记载。

同义词:

宣布

布告

公布

宣示

通告

反义词:

隐瞒

谋秘

暗中

潜行

相关词语:

宣传

宣誓

宣读

宣战

宣判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历史上,宣政一词与许多重大的政治事件有关。比如,明朝嘉靖年间的“宣政殿之变”就是一个著名的典故。这个事件发生在嘉靖皇帝的宣政殿内,涉及到了宫廷权力斗争,是明朝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转折点。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今天上午,市政府在大会上宣政了一系列新的惠民政策,赢得了现场群众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