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徐偃王徐偃王的意思
yǎnwáng

徐偃王


拼音xú yǎn wáng
注音ㄒㄨˊ 一ㄢˇ ㄨㄤˊ

徐偃王

词语解释

徐偃王[ xú yǎn wáng ]

⒈  西周时徐国国君。

徐偃王处汉东,地方百里。——《韩非子·五蠹》

Emperor of the country Xu in Western Zhou;

引证解释

⒈  相传 周穆王 时 徐国 国君。

《尸子》卷下:“徐偃王 有筋而无骨。”
《荀子·非相》:“且 徐偃王 之状,目可瞻焉。”
杨倞 注:“徐,国名。僭称王。其状偃仰而不能俯,故谓之 偃王。周穆王 使 楚 诛之。”
《韩非子·五蠹》:“徐偃王 处 汉 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荆文王 恐其害己也,举兵伐 徐,遂灭之。”
一说 徐偃王 反,为 周穆王 所破。参阅《史记·赵世家》。亦省称“徐偃”。因其有筋无骨,后亦用以借指书法柔弱不挺之状。 《晋书·王羲之传论》:“子云 近出,擅名 江 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卧 王濛 於纸中,坐 徐偃 於笔下。”

国语辞典

徐偃王[ xú yǎn wáng ]

⒈  人名。生卒年不详。周穆王时徐国之子爵诸侯,以仁义治国,因得朱弓矢,以为天瑞,遂自称「徐偃王」。江淮诸侯,从之者三十六国,穆王令楚伐之,偃王爱民不战,遂为楚败。

分字解释


※ "徐偃王"的意思解释、徐偃王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徐偃王”:

意思:徐偃王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中的人物,是徐国的君主,以仁爱著称,据说他在位时,国家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

康熙字典解释:徐偃王,人名,古徐国君也。见《庄子·逍遥游》。

出处:《庄子·逍遥游》中有记载:“徐偃王之国,其人长颈,能歌善舞。”

同义词:无特别固定的同义词,但可以理解为“仁君”、“贤王”等。

反义词:暴君、昏君等。

相关词语:徐国、仁政、贤明、乐土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徐偃王的故事主要来源于《庄子·逍遥游》,在网络上,有关徐偃王的传说和故事有很多,但多为后人根据古籍记载的想象和创作。

网络故事或典故示例:相传徐偃王在位时,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被誉为“仁君”。他不仅治理国家有方,还亲自参与农作,关心百姓疾苦,深受人民爱戴。

造句:徐偃王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贤明的君主和仁政的实施。